本科生院专栏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本科生院  >  本科生教学  >  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  >  正文

武汉大学2013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发布日期:2014-12-08

 

 

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在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努力将学科综合优势、快速提升的科研优势与国际化办学优势转换为人才培养优势,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学校本科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升学生自主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大力推进“三创”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3年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学科与专业概况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截止2013年,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6大学部37个学院(系)及3家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建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拥有43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8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38个博士后流动站;还有5个一级和17个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6个一级学科为省重点学科。

截止2013年11月,学校进入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础科学指标)排行世界前1%的学科领域数由2009年的6个增长至11个,化学学科进入ESI排行世界前1‰,学科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不断提升。

学校有124个本科专业(含4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7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班(弘毅学堂),10个国家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1个人文科学理论人才培养试验班,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9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3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2个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二)师资概况

截至2013年,学校拥有专任教师3709人,其中正副教授2639人;有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9位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22位“973”首席科学家,43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6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

2013年,专任教师折合数为3914人,详见表1。

专任教师情况一览表

类  别

自然人数

专任教师折合数

合计

 

3914

专任教师

3709

3709

其中:正高级

1236

副高级

1403

其中:研究生博士

2657

研究生硕士

782

另:聘请校外教师

410

205

2013年,折合在校生数76418人,生师比为19.52:1

1.专任教师结构

年龄结构:45岁以下的教师有2150人,占教师总人数的57.97%,详见表2。中青年教师构成了教师队伍的主体。他们年富力强、学历层次较高,处于事业发展的最佳年龄段,其中的许多人已成长为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

专任教师年龄结构统计表

总数

29岁及以下

30-34

35-39

40-44

45-49

50-54

55-59

60-64

65岁及以上

3709

89

619

765

677

630

503

310

67

49

学历结构: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3619人,占教师总人数的97.57%,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680人,占教师总人数的72.26%,详见表3。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统计表

总数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本科(博士学位)

本科(硕士学位)

本科

3709

2657

782

23

157

450

职务结构:具有正高级职务的教师123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32%,具有副高级职务的教师140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7.82%,详见表4。

专任教师职务结构统计表

总数

正高级

副高级

中级

初级

3709

1236

1403

1013

57

学缘结构:2013年,具有外校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4.1%。

2.教师授课情况

2012-2013学年,学校本科生开课课头共计9661门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1007人,占教授总人数的81.47%。教授讲授本科生课头2741个,占总课头数的比例为28.37%副教授讲授本科生课头4419个,占总课头数的比例为45.74%。

(三)教学条件概况

1.教学经费投入

2013年,学校继续加大对本科教学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在预算安排中,学校优先保证本科生培养经费、教学改革与研究经费、实验实习经费。学校全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293,241,707.38元,专项教学支出225,289,399.57元,实验经费17,723,932.88 元;本科生实习经费6,293,869.62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194.0元。

2.教学用房

2013年,学校占地面积5167亩,新增加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5923 M2。生均占地面积为60.09M2/生,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13.88M2/(其中生均实验室面积为5.40M2/生),生均宿舍面积为8.72M2/生,详见表5。

5 教学用房统计表

指标名称

指标值

生均占地面积(M2/生)

60.09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M2/生)

13.88

生均实验室面积(M2/生)

5.40

生均宿舍面积(M2/生)

8.72

3.图书资料

2013年,全校图书馆馆舍面积为94977平方米。图书馆有计算机设备1200多台,服务器60多套,自助打复印设备11套,3D打印机1套,自助借书机5套,自助还书机2套,多媒体资源触控阅读系统9套,电子标牌17套,无线网络覆盖全馆,馆内网络千兆到桌面,万兆上联到校园网。图书馆积极参与全国、全省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承担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华中地区中心、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华中区域中心、湖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HBDLIB)管理中心等职能,全面建成了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2013年新增20个学科平台,截止年底共计23个学科平台建成并在图书馆主页发布,几乎涵盖了学校所有重点学科。

2013年,图书馆馆藏文献量持续增长。全年图书馆文献购置经费达3055万元,其中学校常规文献购置费1902万元、985专项经费 840万元、教育部专款经费313万元。截止2013年8月底,图书馆(含院系资料室)文献资源总量为1557.9万册,其中印刷型文献719.7万册,中外文电子书刊838.2万册,共订购各类文献数据库452个,中外文报刊5849种;线装古籍20余万册,有300多种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61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2013年,学校生均图书203.9册,其中印刷型图书册数94.2册,电子书刊109.7册,详见表6。新购纸质文献20.1万余册,生均新增纸质文献2.63册,详见表7。全馆年接待读者508万余人次,借还图书151.7万余册次;图书馆网站首页访问量526.6万次,馆藏书目检索系统的总浏览量1097.9万次。

6  2013年图书馆及各院系资料室文献汇总表

单位      项目

图书的种类及册数

生均册数(册/生)

种数

册数

纸本文献

2733910

7196666

94.18

另:电子书刊

5756321

8381825

109.68

总计

8490231

15578491

203.86

注:电子书刊数据根据《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2007)》统计,统计时间截止至2013年12月31日。

7  2013年图书馆新购图书统计表

新购文献册数(册)

新购文献册数(册)

生均册数(册/生)

院资料室

图书馆

27742

173261

201003

2.63

注:统计时间段为2012年9月1日-2013年8月31日,新购文献201003册中,不含电子文献。

4.校园信息化

经过2001年校园网一期、2003年校园网二期和2009年校园网IPv6技术升级三个大项目的建设,形成了目前IPv4/v6双栈共存、主干万兆、千兆到楼栋、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有线网络实现了教学办公区和学生宿舍区的全覆盖,包括180栋教学办公楼和97栋学生宿舍楼。无线校园网覆盖了全校32栋教学楼的560间教室、7处图书馆、17个会议厅、3个体育馆、3个活动中心、15处室外场地和8处办公楼。

自2008年以来,学校公共数据平台已完成统一信息标准、统一数据中心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和信息门户的建设。已上线的信息门户集成了多个应用系统,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实现了单点登录,方便了用户对多个应用系统的使用和管理。相关数据也已陆续集成到学校公共数据平台,并为其它应用系统提供权威实时的数据,且实现了与其它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另外,建成了武汉大学共享服务器群,为学校各部门提供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实现了资源共享,特别是使得阶段性大并发量访问的多个应用系统(诸如本科生网上选课,研究生网上报名等)“错峰”运行,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2013年,学校公共教室有574间,其中多媒体教室435间,占总数的75.7%。作为现代化教学的场所,所有教室部署了网络,实现了网络的互联互通。英语自主学习中心有学习电脑机位670个,为大学英语视、听、说提供同步网络教学服务。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机房有机位960个,主要用于大一、大二学生计算机公共课上机服务。利用“课程中心”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促进教学信息化,2013年新增课程主页近200门,用户总访问量累计达2246万余次。

5.体育场馆

2013年学校体育馆面积为25247㎡,运动场地面积为160827㎡。

6.教学实验室

截至2013年8月31日,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数134950台件,总值达209361.87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27396.90/生;新增仪器设备12206台件,总值19630.69万元;10万元(含)以上的仪器设备台套数为2721,总值为115270.98万元,详见表8。

8  2012-2013学年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信息统计表

台件

金额(万元)

本学年新增数

其中10万以上

台件

金额(万元)

台件

金额(万元)

134950

209361.87

12206

19630.69

2721

115270.98

2012-2013学年共开设实验教学项目3674个,合计有61013学时、5597904人时的实验教学量,其中本科生实验教学量5418715人时(占96.80%)。

(四)学生概况

近年来,学校采取积极举措,逐步压缩本科生的招生规模,同时增加海外留学生,特别是发达国家留学生的招生规模。

1.在校生人数

2013年,学校有各类学生108214人,全日制在校学生57320人(含港澳台学生919人),其中普通专科生1690人、普通本科生32441人、研究生21395人、留学生1477人。普通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6.60%

2.本科生源质量

2013年,学校共录取全日制普通本科生7691人,其中通过统考录取内地新生7478人、华侨及港澳台地区学生213人。另录取内地和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104人。通过自主选拔、保送生、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艺术类等特殊类型招生录取进校学生共808人,占内地新生人数的10.80%;其中自主选拔录取人数277人、保送生170人、艺术特长生60人、高水平运动员37人、艺术类专业学生122人。2013年我校生源质量稳步提高,在全国大多数省份,学校文史类录取分数超出一本线60分以上,录取考生排名该省500名内;多数省份的理工类录取分数超出一本线80分以上,录取考生排名在该省2000-3000名内。

3.本科毕业生状况

2013届本科毕业学生7700人,颁发毕业文凭7491人、占97.29%,授予学士学位7487人、占97.23%推荐免试研究生1683人,其中学术型1240人、专业学位型443人、直博生85人。毕业生中有840人获得双学位、辅修证书。“七校联合办学”辅修我校双学位的普通本科生共有2016人获得双学位、辅修证书。

截至2013年9月1日,我校纳入就业毕业生总数为7448人,按教育部统计口径全校就业率为91.18%,详见表9。

9  2013届本科毕业生升学、出国、就业状况统计表

毕业人数

升学、出国情况

就业情况

就业率

出国

升学

比例

协议签约就业

比例

灵活就业

比例

就业人数

比例

7448

1093

2770

51.87%

2381

31.97%

547

7.36%

6791

91.18%

注:协议签约就业是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学校依照就业协议编制就业方案,经主管部门审定签发就业报到证的就业方式;灵活就业是指仅签订劳动合同、仅出具就业证明、自由职业、阶段性就业、兼职就业或自主创业等。

 2013年,国内升学及出国深造学生3863人,占毕业生人数的51.87%。国内升学的2770名本科毕业生中,推免研究生1670人,占升学人数的60.29%;考研1100人,占升学人数的39.71%;绝大部分学生进入著名科研院所和“985”、“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出国出境深造主要集中在美国(449人)、英国(155人)、法国(102人)、新加坡(57人)、中国香港(147人)等国家和地区,其中相当一批毕业生师从国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部分毕业生获得高额奖学金。

 2013年,参加就业学生有3585人,已就业人数为2928人,其中协议签约就业2381人、灵活就业547人。从就业单位的性质来看,企业已成为本科毕业生就业主体,占毕业生总数的32.38%,其次是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分别占4.46%和1.06%。从地域分布来看,2013届本科毕业生超过70%在省会城市、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城市就业。按地区划分,201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遍布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就业分布比较集中的省份包括湖北(25.65%)、广东(22.06%)、北京(6.49%)、浙江(5.43%)、江苏(4.54%)、上海(4.47%)。

2013年共有657名本科毕业生待就业,占毕业生总数的8.82%。毕业生待就业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主要原因有:暂不就业,等待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拟升学或出国深造;就业期望值过高等。

二、本年度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举措与成效

2013年学校继续推进本科生的教育教学改革,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出台了不少改革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将办学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学校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以“三创”教育为核心,按照夯实基础、复合交叉、特色创新、面向国际的思路,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尽量为追求不同成才目标的学生提供路径。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形成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有机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基础上的学术精英、高端应用、跨学科复合及面向国际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校以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为基础,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组建了“弘毅学堂”,开辟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数理经济与金融、国学七个学科班,按照高起点、高层次、少而精、开放式、国际化培养原则,着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体系,努力培养一批学术思想活跃、国际视野开阔、发展潜力巨大的基础学科领域的学术精英和领军人才。

鉴于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实际需要,学校组织修订了201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自2013级学生起实施。2013版培养方案总学分要求不变,4年制专业文科类控制在140学分以内,理工医类控制在150学分以内,5年制专业控制在180学分以内;主要变化体现在重构了通识课程体系,旨在强化通识教育。2013版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由通识课程(56-76学分)、专业课程(60-90学分)和任意选修课程三部分组成。通识课程包括必修课程26学分、选修课程30-50学分。

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强化了通识教育,要求全校全日制本科生,无论文科、理科、工科、医科均需学习一定数量学分的基础通识课程,包括数学、逻辑、统计、自然、人文、交流、写作、领导能力、研究方法、国际视野等课程。进一步提高通识课程质量,为学生专业发展打下基础,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医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

2.发挥研究型大学优势,提升学生综合科研素养

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武汉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2013年,我们狠抓内涵发展,立足长远、苦练内功,强化优势、突出特色,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球物理学”4个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位列全国第一,11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国家三大科技奖励、教育部人文社科奖等体现办学实力的指标皆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项成果跻身“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还摘取“地理空间信息科学全球领袖”奖,学科整体实力不断攀升。如何将这种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以科研反哺教学,培养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学生是学校一直十分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为此,学校制定多项制度,要求教师将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科研反哺教学工作中,学校涌现了一大批站在本科生课堂上的著名学者。比如:李德仁院士不仅坚持给本科生授课,而且指导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水利水电学院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资源,杨建东教授在《水电站输水系统》教学中,列举上十个水电站的工程实例和最新研究成果,在案例分析中总结物理规律和启发思想。

研究型大学的科研优势在学生科研素质的养成方面效果显著。2013年,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本科生曾令瑜和彭双,分别在国际著名化学期刊《欧洲化学》(影响因子5.925)和《化学通讯》(影响因子6.169)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

武大学子在国内外大赛中屡获殊荣。2013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的18项全国、湖北省等各级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特等、一、二、三等奖1项、10项、10项、41项,省部级一、二、三等奖39项、59项、47项,详见表10。

10  2013年学生学科竞赛获奖情况汇总表

                  获奖等级

竞赛项目    

国家级

省部级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3项

1项

 

6项

5项

1项

第38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5项

1项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2项

 

 

 

3项

11项

第六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

 

 

 

 

15项

27项

 

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2项

31项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1项

 

 

 

 

 

 

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国内选拔赛

 

 

1项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1项

 

6项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2项

 

 

1项

2项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

 

 

 

 

3项

3项

2项

第四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

 

 

 

 

 

1项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

 

 

 

 

4项

11项

15项

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2项

1项

3项

7项(特等3项)

4项

1项

全国英语演讲大赛

 

 

 

 

1项

1项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12项

全国英语写作大赛

 

 

 

 

1项

 

 

湖北省大学生创意企业未来之星选拔赛

 

 

 

 

1项

1项

1项

湖北省第三届“我新我SHOW”大学生创意作品大赛

 

 

 

 

 

1项

4项

合计

1项

10项

10项

41项

39项

59项

47项

 

2013年,在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评选中,有16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学校推荐270篇论文申报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其中208篇论文获湖北省优秀论文,获奖比例达77%。

3.发挥国际化办学优势,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学校立足于教育国际化,引进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优质教材、优秀教师等教育教学资源,并将其内化、固化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学校十分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346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学校鼓励教师进行国际交流。在37个学院(系)中,三分之二的院长具有国际经历或海外学术背景,不但有国际交流的能力,也有国外的管理经验和丰厚的国际合作资源,这对推动武汉大学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对外实质性合作和交流进一步扩大。交流项目包括校级交流项目、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国际交流项目、暑期课程项目、暑期海外班项目等类别。2013年,制定了《武汉大学普通本科交流生课程认定及学分成绩转换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用以鼓励学生赴海外交流学习,规范交流生课程认定及学分成绩转换工作。

2013年,学校正在运行的本科生出国交流项目82个,赴国外攻读学位项目36个,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本科生出国项目4个;新开拓本科生出国交流项目22个。本科生出国交流学习1527人次,赴港澳台地区高校交流70人次;接收外国本科交换生96人,接收国内高校和港澳台地区本科交换生147人。组织师生46人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田纳西大学参加暑期海外班,16人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参加暑期课程,11人赴英国剑桥大学参加暑期班,2人赴欧洲参加中奥欧盟夏令营。

(二)牢固树立“本科为本”的工作方针,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创新管理制度,鼓励教师投入本科教学

2013年《武汉大学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聘任试行办法》首次实施。新文件强调本科生教学在职称评审中的基础性作用,承担本科教学将成为教授聘任基本条件,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成为学院年终考核重要指标,使得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得以确立。教学为主型教授每学年必须主讲两门本科生课程,教学科研型教授每学年至少主讲一门本科生课程。是否给本科生上课成为评职称的硬指标,具有一票否决的效果。

2013年,学校组织了“湖北名师”推荐评选工作,最终有两人被评为“湖北名师”。除开展教学名师的评选和推荐之外,自2009年起设立了武汉大学“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表彰在教学上取得杰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和团队。截止2013年,学校共有25名教师和5个团队获得武汉大学“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坚持师德为先,将师德建设作为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学校每年评选师德标兵,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形成了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

(2)引进与培养并举,提升教师队伍核心竞争力

2013年共引进人才64人,选留海内外优秀博士、博士后99人。引进人才中,来自海外的占80%以上,具有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的占50%以上。

以“351”人才计划为抓手,着力培养高水平学术梯队。2013年遴选了20位珞珈特聘教授、42位珞珈青年学者。“351”人才计划入选者已成为武汉大学珞珈人才方阵的骨干力量,成为学校人才队伍的核心竞争力,为打造“高素质、高水平、高产出”的人才队伍奠定了基石,“351”人才计划实施经验得到了中组部人才局等上级部门的肯定。

拓宽国际交流渠道,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国际化建设。学校采取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国家和学校1:1配套资助、学校全额资助、学校和学院配套资助等多种形式,每年选派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2013年共派出教师158人出国研修,其中73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56人获得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资助。

创新青年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提升专业综合能力。针对青年教师,配合师资博士后制度、“70后”学术团队计划和青年学术社团资助计划,进一步加大基础性培养和持续支持力度。拓展岗前培训、专题培训的形式和内容,组织“珞珈青年学术方法训练营”,开展包括教学能力提升、学术方法训练、人才计划和科研项目申请、科研论文撰写等在内的职业发展培训,提升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2013年,学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制订了《关于武汉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学科中心建设意见》,明确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规划和具体要求。启动了“十二五”期间分年度建设若干个教师教学发展学科示范中心与教师教学发展学科分中心工作,实现了分中心的全校覆盖,把加强教师教学中心建设与教学过程、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发展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形成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学科专业特色。

2.保证教学计划合理高效运行

2012-2013学年,本科生课程共开设3817门,课头9661个,实现学生完全自由选课,安排期末考试3299场次。课堂教学规模详见表11。

11  2012-2013学年本科生课堂教学规模统计表

人数分段(人)

课头数(个)

比例

≤30

2366

24.49%

30<总人数≤60

3506

36.29%

60<总人数≤90

1390

14.39%

90<总人数≤120

1104

11.43%

120<总人数≤150

588

6.09%

150<总人数≤180

332

3.44%

180<总人数≤

375

3.88%

合计

9661

100%

2012-2013学年,“七校联合办学”对外校开设18个专业、54个班,外校修读武大的学生共计5665(3个年级)人,较上年度增加1.47%。

3.加强专业建设与招生工作

为加强本科专业宏观管理,优化专业结构,根据国家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学校修订了本科专业设置、调整及管理文件,印发了《武汉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管理规定》。开展了2013年新专业申报,新增1个本科专业“能源化学工程”。组织了2013年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申报,世界历史、化学、水利水电工程、图书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等5个专业参加湖北省评审并顺利入选。组织2013年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申报,包装工程和信息安全等2个专业参加湖北省评审也顺利入选。

2013年,学校招生专业(大类)总数64个,无停招专业。教育部下达招生总指标为7500人,学校综合考虑各专业2012年第一志愿填报率、2012年毕业生落实率、近三年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结果等多方面因素后,制定了2013年武汉大学普通本科分专业招生计划,以突出社会需求对本科教学的引领作用。

4.创新课程建设思路

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强化通识课程体系,提高通识课程质量,2013年学校启动实施了“百门精品通识课程”建设项目。制定了《武汉大学关于“百门精品通识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计划分5年建设100门精品通识课程。2013年,学校组织申报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最终有39门课程获批。目前,学校共有61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总数居全国前列。按照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要求,组织了精品视频公开课申报、录制和推荐工作,共录制推荐了5门专业导论课程和4门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

5.持续推进《武大课程2010》教学改革项目建设

2013年,学校继续组织开展了《武大课程2010》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工作,经评审,遴选出4个课程体系改革试点基地、17门全英文教学课程和70项教学改革项目予以立项。评选出57项校级项目向省教育厅推荐,有38项入选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组织了对2008、2009、2010年立项的省级和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的验收。2013年,省教育厅公布表彰了第七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我校在本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得17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获奖等次和数量均居湖北地区高校首位。

6.建立健全弘毅学堂各项制度

为了做好拔尖人才培养工作,优化教学资源配置,规范经费管理,2013年学校制定了《武汉大学“弘毅学堂”管理办法》和《武汉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弘毅学堂”还迎接了教育部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检查,对项目总体情况进行了系统总结。

为了探索建立高校、科研机构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与工作机制,2013年武汉大学作为湖北省唯一试点高校,与中国科协合作,开展了湖北省“中学生英才计划”,我校“弘毅学堂”5个理科专业的8位导师参与其中。

7.积极推进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认真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实践教学项目建设。2013年新增8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段专业,分别为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印刷工程、环境工程和建筑学。组织了2013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评审,共有879个项目批准立项,其中115个国家项目由教育部立项,764个校级项目由学校立项。做好创新学分申报评审工作,有134人共获得1199个创新学分。

2013年,学校设立了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由专职人员负责就业市场开拓、就业指导与咨询,开设了《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大学生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职场展望》等4门选修课,其中《职场展望》课程全部聘请知名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或人力资源总监来校授课。成立了“武汉大学大学生创业俱乐部”、“武汉大学职业发展协会”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特色基地,负责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扶持、职业发展教育和求职指导。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承办了湖北省大学生创意企业“未来之星”选拔赛,举办了“创业咖啡”、“青翼沙龙”、“职前风云”挑战赛、全国高校学生商业案例分析大赛、第十届华中高校招聘挑战大赛等重大活动,培育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8.不断扩大第二课堂规模

学校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在“建党”、“国庆”、“五四”等重要节庆日,利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学校120周年校庆等重大事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超市”、“学生党建活力创新工程”等载体,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15000名学生参与了“谈谈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1000余名学生党员参与了“珞珈红色文化节”,100余个学生党支部参加了党支部风采大赛。学校围绕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离校教育、爱校教育,制作《浩浩党史 巍巍珞珈》纪录片,编辑新生入学教育读本《珞珈风云》,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以及党史宣传教育。举办了心理健康征文比赛、心理健康知识大赛、心理情景剧、“5.25”心理健康节,为学生提供心理测试和现场心理咨询。

(三)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促进教育与教学、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学校一直坚持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把学科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按照世界高水平大学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架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2013年学校成立了本科生院,其主要职能包括本科生教育制度建设,教学规范运行与质量监控,教学行政管理与教育创新发展等方面。成立本科生院,实现本科生“招生、教学、德育”三结合,是学校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举措。

学校于2012年出台了《武汉大学烛光导航工程实施办法》,在学校政策的激励带动下,各院系出实招、出新招,积极动员、激励教师尤其是优秀专业教师、名师、学者一对一指导帮扶学生,有效地发挥了“烛光导航工程”的育人功效。2013年,学校表彰“烛光导航工程”先进集体10个,“烛光导航工程”优秀导航师50人。学校120周年校庆期间,新聘43名来自海内外的优秀校友为兼职班级导师,充分发挥了校友的经验优势、智力优势和资源优势,强化全员育人氛围。目前,全校共有烛光导航师2282人,覆盖了22506名本科生。

(四)以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和制度建设为着力点,建立健全质量保障长效机制

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和制度建设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学校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建立了专门机构,实现了教学状态评估工作的常态化。

1.学校领导专题研究本科教学工作,切实贯彻领导干部听课制

2013年,校领导班子分别以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专题会议等形式,先后9次研究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内容涵盖设立本科生院、在全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学生个性化学习、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建设、学生宿舍建设等方面。学校规定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学期必须深入本科生课堂随堂听课,2013年学校领导教学检查巡视5人次,随堂听课24人次。他们在听课以后,都能够与任课教师探讨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交流,认真填写与反馈听课记录。校长李晓红批示,要将干部听课制度长期坚持落实。校党委书记韩进专程赴本科生院调研,指出本科教学工作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服务,确保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上升。

2.开展学院(系)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参加教育部专业认证

开展学院(系)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对巩固本科教学中心地位、规范本科教学管理、促进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评估工作分学院(系)自评和实地考察两个环节进行,在审阅学院(系)自评报告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开展调查等形式对学院(系)年度教学工作进行检查评估,根据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定。另外,组织水利水电学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参加了教育部专业论证,并获得通过。

3.加强教学检查和专项调研

2013年每学期开展了3次教学检查,教学检查涉及人员众多,包括教务部门全体人员、校督导团全体人员以及各院系教学管理人员,检查内容涵盖基本教学秩序、师生到课率、教材到位率、教学设备状态、教授是否亲自为本科生上课、本科教学课程助教制和干部、教师听课制度的执行、学分清查、课程考试组织等。

学校专门委托校教学督导团开展了3项专题调查研究,分别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全英语课程课堂教学情况”、“2013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情况”。通过专题调研帮助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及时了解各学院本科教学的基本状况。

4.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和信息反馈

学校通过质量评估办公室、校教学督导团、院系教学督导组、院系本科教学管理办公室、学生信息员等形成了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对本科教学实行全程质量监控。通过领导干部听课制度,组织学校、职能部门和院系领导进入课堂听课,评估教师的授课情况。每学期组织全校学生分院系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使教师及时了解自己的授课效果。选用大量学生信息员,开放式收集广大学生对所学课程和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的反馈意见。

在信息反馈方面,学校通过《本科教学信息通报》、《明镜》、《督导之声》等多种方式建立了畅通的信息发布和反馈系统。同时,通过及时的互联网信息门户、BBS电子公告牌、开放的教学信息采集邮箱,对学校的教学信息进行收集和反馈。最后,学校也通过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全面展示本科教学及人才培养情况。

三、本科教育的特色与经验

办学特色是大学办学实力、教育品牌和社会声誉的综合体现。武汉大学坚持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求优势,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其中,最被广大校友和师生认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积极推行 “三创”教育。

(一)“三创”教育的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形成自主创新体系,关键在于要有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大学是传授已知、探索未知、创造新知的源头之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军,同时又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地和创业者的摇篮。武汉大学作为百年名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担负着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应树立并践行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理念,简称“三创”教育理念。武汉大学始终坚持“三创”教育理念,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扎扎实实推进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二)深化“三创”教育的举措

1.注重加强通识课程建设

要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三创型”复合人才,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通识教育。为了强化专业基础通识课程,促进教授为本科生教授基础课程,使学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品牌效应和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示范性专业基础通识课程,2013年,学校立项建设《中国文化概念》、《西方文化概论》、《交流与媒介》、《生命科学导论》、《艺术与人生》、《逻辑学》等20门课程作为第一批精品基础通识课程。

2.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积极鼓励各学院(系)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加强与所属行业间的合作与交流。例如:为推进我校法学实践教育,实现法学院与法律实务部门的深度合作,推动法学教育的职业化转向,共同培育复合型法律人才,2013年,学校本着“资源共享、相互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原则,分别与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建国家级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双方均承诺在学生实习实践、教师挂职与人员交流、业务与信息交流、科研等领域展开合作。截至目前,法学院已和全国12个省市的事务部门,建立起48个集教学、科研、培训、实践为一体的法学教育培训基地。  

3.注重加强学习指导工作

学校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各院系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取得了很好成效。例如: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9级地理科学基地班实行“双导师”制,除了配备一名专业老师为班级导师外,在大一下学期,还为每3至5人安排一名专业导师,直接负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让本科生享受研究生“待遇”,在实验室内参与专业导师的科研团队,了解专业前沿和应用热点等“第一课堂”无法获得的综合知识。四年的实践证明:2009级地理科学基地班在各类学术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中表现突出,31名学生中,有5人先后在国际大学生数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奖,比例远远超过其他班级;在学校“珞珈之春”科技文化节系列比赛中,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4份作品获奖,其中2份来自该基地班。

四、本科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本科教育面临的挑战

武汉大学具有重视本科教学工作的优良传统,经过不懈努力,学校的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的广泛称赞。但是,对照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还面临着以下挑战:

1.经济结构转型的挑战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国内人口、资源、环境的约束和压力日益加大,国际竞争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另一方面,产业技术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依靠创新驱动为未来发展谋求新的出路、开辟新的空间。国家在经济领域开展的一系列变革,无论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的振兴、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等,创新都是最核心的动力,而归根结底则取决于人才。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层次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当今大学最重要的历史使命。鉴于现代大学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要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转型,必然以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尤其是教育教学改革为基础。

2.现代信息技术的挑战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具体要求,即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互联网技术及其相关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资源和社交关系更加充足且更容易获得,教育模式正在发生变迁,包含了网络学习、混合式学习与协作学习。在线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对教育的弹性需求以及新通信方式的普及程度等因素,正在成为我们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3.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的挑战

    目前,学校本科教学基础设施和条件与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教室数量还需进一步增加,生均优质教学资源的比例还很低,不能完全满足教师小班化课堂教学及学生创新性学习需要。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素质、发展趋势比较好,但高水平教师队伍的总量还需增加、结构还需优化。

(二)本科教育发展的对策

为了积极应对上述挑战,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转型需要,深化高等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也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为此,必须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在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调整方面,要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瞄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瞄准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对新型人才的需要等,主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要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更多采用参与式、讨论式、交互式的教学方法,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协同育人的观念,处理好人才培养系统的内外部关系,集聚各类资源投入人才培养,创立高校与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国外大学等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2.顺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潮流,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近年来,在线开放课程发展很快。我校将积极建设具有武汉大学优势和特色的在线课程,让全球能够共享;同时也将认真探索在线开放课程成绩及学分认定的管理办法,鼓励学生修读优质在线课程。还要通过在线开放课程推动教师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包括教学内容的凝炼与更新、研讨式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推广、课程考核方式的相应改变等。作为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武汉大学将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以及地处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建设更多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并惠及更多学习者,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学习者。

3.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全面推进教学质量建设  

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在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等方面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武汉大学具有重视本科教学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进一步彰显我校本科教学的品牌,引领全国本科教育改革,学校还需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全面推进教学质量建设。积极探索招生制度改革,稳步提升生源质量;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增加专任教师数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持续增加本科教学投入,努力改善办学基本条件;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与各级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国外高校的联合培养;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宽国际化办学空间;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健全质量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