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2017年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在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努力将学科综合优势、快速提升的科研优势与国际化办学优势转换为人才培养优势,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一、基本情况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武汉大学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秉承“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精神,以谋求人类福祉、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富强为己任,引领学术发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各类专门人才,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以“创新、创造、创业”理念为核心,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和教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融“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的办学观、“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的育人观、“厚基础、跨学科、鼓励创新和冒尖”的教学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目的观、“激发教师‘教’与学生‘学’双重积极性”的动力观等“五观”为一体的本科人才培养思想体系,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引领未来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国家栋梁和领袖人才。
(二)学科与专业情况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6大学部,涵盖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34个学院、133个本科专业,还设有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学校有“双一流”建设学科11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7个,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9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9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46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有20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6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并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学校有82个“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专业入选强基计划、11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此外,学校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高端智库、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三)全日制在校生情况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61347人(含港澳台侨学生827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9450人、普通专科生1573人、研究生28701人、留学生(学历教育)1623人(源自高基表 2021-2022学年初数据)。普通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48.01%。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数量与结构
武汉大学始终坚持以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战略抓手,以优秀师资助力高质量本科生人才培养。学校有专任教师3862人(源自高基表 2021-2022学年初数据,不含临床医院医编教师);有 10 位中国科学院院士,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9位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5 位国家级教学名师,9位“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1.专任教师结构
职称结构: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教师1482人,占比为38.37%,副高级职称教师1586人,占比为41.07%,详见表1。
学历结构:专任教师中,博士研究生3334人,占比86.33%,硕士研究生318人,占比8.23%,详见表2。
年龄结构: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教师1708人,占比44.22%,55岁及以上教师830人,占比21.5%,详见表3。
此外,学校聘请校外教师(含外籍教师)318人。
2.本科生主讲教师及教授、副教授授课情况
2021-2022学年,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5045门,实践总学时占总学时比例24.46%,选修课课头数占总课头比例32.46%。学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有1007人,占教授总数76.99%,副教授有1343人,占副教授总数83.32%;学校教授主讲本科课程2092门,占总课程41.47%,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2431门,占总课程48.19%。
(二)教学条件情况
1.教学经费投入
学校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18865.05万元,教学改革支出15185.77万元,实践教学支出6516.80万元,生均教学日常支出6405.79元,生均实践教学支出2212.84元。
2.教学用房
学校总占地面积3463429.24 m2(5195.14亩),校舍建筑面积2805873 m2,教学及辅助用房812105 m2(其中,教室171699 m2,实验室、实习场所336317 m2),生均占地面积56.46m2。学校有公共教室616间(其中多媒体教室493间,智慧教室71间)。
3.图书资料
学校拥有图书馆4座,院系资料室30个(含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图书馆),图书馆及资料室总服务面积达到112333m2,阅览室座位数11795个。图书馆现有各类电子设备2100余台,其中服务器126台,存储超1490TB,馆内无线网络全覆盖,主干网带宽10000M,桌面接入带宽1000M。近年来,智能书车、智能书架、盘点机器人、自助取书柜、音视频工作站、虚拟现实(VR)、双屏电脑等高新性能设备在图书馆广泛投入使用,座位预约系统全面推行,初步建成了智慧图书馆雏形。
图书馆积极参与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承担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华中地区中心、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 华中区域中心、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DAL)数据和服务中心、湖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HBDLIB)管理中心等职能,全面建成了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
学校文献资源总量稳步增长。2021年,全校文献资源购置经费达 5368.02万元,年度新增纸质图书22.43万册、生均2.69册(见表4),当年订购纸质报刊3535种、4077份,订购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552个。截至2021年,全校文献资源总量达2036.36万册,其中纸质图书714.73万册、生均85.59册,电子图书970.95万种、1088.64万册,电子期刊8.27万种、232.99万册(见表5)。
4.校园信息化
学校校园网出口总带宽达63Gbps,较2021年底增加18%,其中中国电信出口带宽30G,中国移动出口带宽15G,中国联通出口带宽15G,中国教育网出口带宽3G,校园网的畅通保障了校内师生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项工作。校园网实现全校100%有线网络覆盖和98%的无线网络覆盖,初步构建了校区主干40G链路、万兆楼栋汇聚、千兆到桌面、IPv4/IPv6双栈、有线/无线一体化认证的网络架构,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了便利的上网环境。我校校园网用户总数达140183人,活跃用户数113016人,高峰期在线人数61391,其中学生用户总数124629个,教职工用户总数12399,其他用户总数3155人。
我校教学科研类服务平台有本科教务系统(新)、招生系统、教学公共服务平台、本科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慕课平台(珞珈在线)、虚拟教室平台、人文社科管理、科发科研管理等系统。整合了学生方方面面的数据,为学生招生、迎新、离校、选课、在线课程、评优评先、奖助学金评定提供了全周期的便捷服务。
5.体育场馆
学校体育场馆总面积166473m2,其中室内场地使用面积17902m2,室外场地使用面积148571m2。
6.教学实验室
学校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数量与质量。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466397.11万元,当年新增仪器设备总值 36183.89万元。同时,学校设立本科生实验耗材专项保障本科实验教学,本学年用于本科生实验耗材支出800万元,实验教学活动开展顺利。
本学年内实验室对校内学生开放实验个数为2910项,参与开放实验人数35837人,开放实验人时数为1751983人时;对校外学生开放实验个数为334项,参与开放实验人数4315人,开放实验人时数为96071人时,开放实验效果良好。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大类培养与贯通式培养改革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期拔尖人才,学校启动了202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本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秉持“强化基础、鼓励创新、拓宽口径、促进交叉”原则,原则上同一招生或培养大类至少采用“3+X”的培养模式,“3”指同一招生或培养大类学生入学后至少前3个长学期培养方案和课程一致,以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大类平台课程为主;“X”指本科培养阶段后续学期根据专业培养要求进行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学校有8个专业入选强基计划,通盘考虑学生本、硕、博阶段的学习和科研,建立本硕博人才培养方案的联动机制,为强基计划学生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推行“三化一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强化学术科学训练。引导学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注重培育学生的专业兴趣及科研志向,发挥科教优势,提升育人质量,着力培养有志于投身基础学科研究或从事与国家战略发展相关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将弘毅学堂定位为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大类招生大类培养试验区、书院式学术社区的前哨站。在全面推进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一流学科的进程中,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的理念,将人才培养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纲举目张的地位,将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学校围绕“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2.0计划”,重点建设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球物理学、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等11个拔尖计划基地。借鉴世界一流大学拔尖人才培养博雅型教育和研究型学习的理念,依托学校强大的学科优势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贯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方针,继续深入探索跨学科大类培养和跨学科融合培养两类模式。聘请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视野和影响力的学者担任首席责任教授,成立由弘毅学堂院长、副院长、相关学科责任教授组成的工作组,成立由本科生院院长、弘毅学堂院长、副院长、相关学科教学副院长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责任感强、专业素养高的优秀教师担任学业导师,按15名左右学生配备一名四年一贯制学业导师,具体负责学生的课程学习和职业生涯指导,各年级学业导师开展午餐会、读书会、学术讨论会、野外实践活动等300多次。另外,书院聘请博雅导师,全面负责书院的学术、艺术、体育、劳动等活动开展。2021年度,聘任国家著名京剧演员史依弘为弘毅学堂博雅导师,开展博雅艺术沙龙活动。
积极推进学生科研训练,强化学生国际交流。弘毅学堂以2个学分必修课的形式将科研训练纳入各专业培养方案。大二开始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家和学校组织的各类学科竞赛,大三学年所有学生进入学术导师课题组进行学科前沿创新科研实践活动,且按照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成果答辩的程序严格执行,学生完成学年论文和成果报告400余份。2019级哲学班申诚同学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
在培养过程中,建立了灵活性、科学性、激励性的综合评价体系,形成了有效的多元选拔机制,设立学生专项科研基金和配套的奖励政策。每学期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对专业培养质量进行保障。各学科毕业生大部分均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毕业生平均读研比例达到72%,读研学校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
(三)专业建设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本科专业的宏观管理,学校设立了专业动态调整优化机制,优先发展战略新兴专业、特色专业和社会急需专业,支持相关学院共同设置交叉学科专业,形成学校的专业特色和优势。2022年,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我校新增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共产党历史”6个本科专业,全校本科专业总数达133个。同时,为了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统筹谋划、合理布局本科专业,向教育部申请新增“国际法”“智慧水利”“密码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申请撤销“数字出版”“物业管理”“旅游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水质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6个本科专业。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学校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深化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与新文科建设。同时,加大专业建设力度,以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为契机,全面开展我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制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2022年,我校新增2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共计8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开展了本科教育质量建设综合改革项目申报立项工作,设立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一流本科专业培育项目,通过立项建设的方式从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MOOC建设等多方面着手,划拨专项建设经费,要求相关学院对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继续加强专业建设,持续提升专业内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课程与教材建设
学校全面开展一流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落实“两性一度”要求,完成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结合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着力打造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课程和社会实践“金课”。本学年共遴选了50门课程向省教育厅申报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开展示范课堂立项建设。示范课堂旨在发挥一流本科课程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立足“开放”模式,体现“精品”效应,发挥“示范”作用。学校示范课堂建设项目重点为公共基础课、基础通识课、大类平台课三类课程。截至目前,示范课堂共立项55门课程。
推动信息化教学建设,以“一个平台”“两类立项”为抓手,全面推进我校MOOC建设和混合式“金课”建设。“一个平台”即珞珈在线网络教学平台,两类立项即MOOC课程建设及混合式教学研究项目。学校已有158门MOOC在“珞珈在线”平台上线,155门MOOC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12门MOOC在学堂在线平台上线,15门全英文MOOC在“爱课程”国际平台上线、对口国际学生开课。
加强教材建设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了《武汉大学“十四五”教材建设规划》;结合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推动各学院研制分专业教材建设规划。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专家指导组,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工作部署。结合一流专业建设,审批立项了33个2022年度规划教材项目。继续支持4个学校教材基地建设。自2021年秋季学期,组织开展常态化分学期教材审核工作,把好教材选用政治关学术关。组织完成学年度马工程教材使用情况报送,进一步督促落实统一使用要求。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学校取得多个奖项:主编教材获得全国优秀教材奖12项,本科生院获评先进集体,梅荣政、陈传夫获评先进个人。
(五)实践教学
不断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组织各学院完成2022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加强选题、开题、查重、论文评阅、答辩等关键环节管理,努力提升论文质量。365篇论文被评为2022届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抽检本科毕业论文的文件精神,继续组织专家开展校级论文抽检,实施学院全覆盖、专业全覆盖随机抽检2022届本科学位论文472篇,从论文质量和过程管理两方面看,论文整体质量较上一年度有明显提高。
全面加强实习管理。修订《武汉大学本科生实习管理办法(修订)》,持续推进实习过程、实习基地、大额实习协议、经费等环节的规范化管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各学院不断拓展实习形式, 2021-2022学年共开展实习实训项目274项,参与实习学生27000人次,新签署实习基地协议30个。学校2022年度投入2200万实习专项经费。
优化学科竞赛项目管理。修订《武汉大学本科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修订)》,推进赛事认定与赛事项目规范管理。加强赛事研究,扩大资助赛事项目覆盖面,加强学院对赛事的统筹与组织,加强赛事培训工作量认定,加强对获奖成果的认定与奖励,充分发挥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作用。2022年度共立项建设90项竞赛项目。2021年度,我校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1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中,我校以449项获奖总数、93.92分的成绩在2021年度榜单中位列全国第三位。
(六)创新创业教育
努力提升大创项目质量。制定《武汉大学关于进一步推进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工作的意见(修订)》,出台《武汉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成立专家委员会,强化教师在学生科研训练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面向全体教师、高水平研究单位征集本科生科研项目选题,推进一流师资培养一流学生,广泛深入开展科研训练营活动,实施大创项目预立项管理,努力提升大创项目执行质量。2021-2022学年新增大创项目立项466项,其中国家级重点支持领域项目3项,国家级一般项目147项,省级316项。在研项目学生4690人次。5项项目成果入选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持续推进“自强创业班项目”建设。不断优化选拔方案,通过增设《创业运营模拟》课程学习、设计思维训练营等环节,努力选拔符合班级定位和培养目标的学生;积极开展企业见习、创业体验课程,保障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实践教学质量;依托“自强班课程体系建设专项”和“公共基础课质量提升计划”,激励课程师资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教学研讨,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聘请班级导师、班级助理,开展自强创业班荣誉奖学金评选,持续开展项目交流、读书交流、运动交流等班级文化活动,提升班级凝聚力。2020级自强创业班面向全校各专业共选拔31人,平均绩点3.73。2022届自强创业班毕业生升学(出国)率达78.6%
稳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2021年,我校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47项,推荐优秀项目案例1项,推荐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优秀教师奖励计划1名。累计支持50人次校外行业专家走进创新创业课堂,受益学生3644人次。努力为在校生创业团队争取社会支持,6个项目获得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资助38万元。协同校内多部门完成国家“校企行”、“精益创业带动就业”两个专项建设任务,促进校企在大学生就业、创新需求对接、创业团队培育等方面的合作,成功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七)国际化办学
学校立足于教育国际化,积极开展与世界知名高校的合作交流。目前,学校已与 53个国家和地区的322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交流关系。
在第三学期期间,学校结合国际交流平台,针对性开设一系列国际化活动和高水平课程,切实营造了校园国际化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022年,学校整合多方资源,共计开设21门国际课程,其中本科生院与国际交流部启动“武汉大学第三学期国际课程暨武汉大学国际课程周”,共建了18门课程,全校2300余人次学生选修。为最大程度保证课程的“含金量”,本科生院邀请国内外顶级专家学者联合授课,每一门国际课程都配备了教学助教来协助教学开展,并借助直播平台和各类教学软硬件发展融合式教学模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使得国际教师与武大学子能够在“云端”相聚,实现教学优质资源共享。
面对全球范围内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造成的阻碍,2022年我校引进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的136门线上课程,大力推动与世界知名高校的教育交流,做到疫情背景下国际交流不间断,其中,选修世界一流大学线上国际课程的本科生达730人次。2021-2022学年,学校发放“本科生出国(境)交流学习专项奖学金”,资助学生134人次,共计398万元;设立“世界一流大学线上国际课程补贴”,资助学生730人次,共计254万元。
(八)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学校聚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以“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主题开展武汉大学第三届“教与学的革命”珞珈论坛。通过学习和讨论达成以下目标: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观,提高教学认知能力;深入研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与影响;总结不同教学理念、技能、方法的特色优势与经验做法;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推动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结合论坛主题,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各学院(系)分中心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教师培训工作,累计开展培训活动397次,培训校内教师达10836人次。论坛各类活动注重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共同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的教学效果。
学校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凸显教学竞赛的示范引领功能。举办武汉大学首届课程思政说课大赛,汇聚来自全校各学院43门优秀课程的主讲教师参赛,共评选出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1项。学校选派9名教师参加第二届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其中2个参赛教师(团队)入围国赛;选派2名教师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选派5名教师参加湖北省第八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2项。
此外,我校教师在各类专业教学竞赛中的表现也格外抢眼。如:数学与统计学院黄正华老师荣获首届全国高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创新示范交流活动一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慧女老师荣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特等奖;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杨荷老师荣获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骨干训练营“十佳标兵”。这些奖项不但彰显出我校教师在多个学科领域具备突出的教学实践能力,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学校教师将教学能力转化为育人能力的成功经验。
(九)教师教学奖励体系
学校积极营造“以本为本”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奖励体系。持续调动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学校逐步加强教学成果培育,注重对教学成果的总结和指导。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专家咨询会、推荐评审会着力推进各项教学成果的再整合、再凝练、再实践;各项教学成果负责人注重教学成果的升华与应用推广,不断加强教学成果的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和应用性。另一方面,为提高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学校坚持开展校级教学名师、“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等的评审工作,奖励为人师表、治学严谨、教书育人成效显著的教师,引导、激励教师潜心投入本科教育。组织教师积极申报、认真选拔推荐优秀教学组织和教师个人参加校外各级各类教学奖励、竞赛。本学年,张祖勋院士荣获“杰出教学奖”和2021“荆楚好老师”特别奖,黄健教授家庭入选全国首批教育世家,古籍所冷门绝学传承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获批6个国家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2位教师获得“湖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称号,4个基层教学组织获评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评选出“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获奖个人5个,获奖团队1个,“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获得者139人。
四、招生与学生发展
(一)招生专业及生源质量
2021 年,学校按58个专业或专业大类招生。新增弘毅学堂PLE试验班(哲法经试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试验班、临床医学试验班(八年制)。
学校共录取普通本科生7289人,其中内地新生7082人(含强基计划144人,农村学生“自强计划”235人,国家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470人,外语类保送生33人,高水平艺术团9人,高水平运动队35人,民族班126人,内地新疆班36人,内地西藏班23人,艺术类专业123人),华侨及港澳台地区学生207人。
2021年,学校新生录取质量在2020年较大提升的基础上,持续保持稳定。一是高分段考生继续增加,获新生奖学金人数小幅提升,特别是理工类(物理类)高分段人数增加明显。二是文史类继续保持稳定态势,在全国大部分省份,文史类投档分数高校排名保持在8-10名。三是理工医类在多数省份投档位次有所提升,在16个非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中有10个省份有所提升,其中安徽、吉林、黑龙江、云南省位次提升超过200位,特别是河南省位次提升729位,吉林省达到历史最高位次。在14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中有6个省份有所提升,其中北京市投档位次继续上升,广东省物理类投档位次在去年理科提升了1000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1400位,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湖北省是我校最大生源省份,2021年学校在湖北投放招生计划1645人,实际录取1695人。在历史类专业中,我校继续成为湖北高分考生的最先选择,在全省排名前631名的历史类考生中,每两人中至少有一人被我校录取;物理类专业因专业组细分,无法与2020年数据进行直接对比,但物理+不限组(社会科学类专业)的最低分排位较2020年理工类最低位次上升461位。
(二)学生指导与服务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悟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迎接二十大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本科生党建“活力创新工程”立项申报工作,成立学生党员先锋队,举办学生党员骨干网络培训班,开展“行走课堂”实践活动,加强网络思政新媒体矩阵建设,策划“党史上的今天”“建党百年”“学党史,看榜样”“学雷锋活动巡礼”等学习教育专栏,广受学生点赞好评。
强化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教育。窦贤康校长为新生上“开学第一课”,创新举办本科新生训练营直播课,打造“云游武大”活动,“榜样珞珈”宣讲团党史微宣讲实现全体新生全覆盖,将新生入学教育关口前置。以诚信、感恩、安全和家国情怀为主题开展毕业生离校教育,进一步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推进学风建设,助推学生成长发展。通过整合疫情期间成立的本科生辅导员网络工作室和“研途有我”研究生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组建7个辅导员工作室,从思想引领、学业支持、心理辅导、生涯规划、科创导航和导学相长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精细化、专业化的教育引导和咨询服务。成立学生发展咨询辅导员工作室,通过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依托“学习邦”志愿者团队,通过组织开展线下群体辅导、一对一帮扶、线上咨询答疑等形式,做好学习困难学生群体的学业指导和服务,重点加强对高等数学、大学物理、C语言等基础课程的学习支持和辅导。
积极开展评先评优,选拔树立先进典型。共评选优秀学生4400余人人、三好学生2100余人、三好学生标兵60人、优秀毕业生710人、10个先进班集体标兵和60余个先进班集体、文明寝室360余间、文明寝室标兵50余间。积极开展“榜样珞珈年度人物”“十大珞珈风云学子”“自强之星”等优秀学生的评选活动,引起学生广泛关注。
落实精准资助,统筹推进素质教育。一是扎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工作。通过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发放2774.2万元资助学生6313人次;通过建档立卡户家庭学生补助、寒衣补助、减免学费、临时困难补助、社会助学金、勤工助学等发放1071.45万元,惠及12000余名学生。二是推进学生发展型资助。学校持续推进珞珈发展性资助计划,实施“出国外语水平考试专项资助”“出国境交流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专项资助” “悦读悦青春”青年读书沙龙活动等资助项目,助力学生提升综合素质;评选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树立励志典型;推送国家奖学金优秀获得者代表受人民日报登载表扬,宣传榜样精神。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积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2022级本科新生中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夯实学生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提升理论素养。大力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等学生社团的朋辈教育优势,深入学生开展“5·25心理文化节”、心理沙龙、系列讲座、心理知识竞赛、心理中心开放周等活动,全年参与学生逾万人。有针对性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2021-2022学年为学生提供个体心理咨询服务9000多人次;精心打造“光合作用”“慢时光”“心灵瑜伽”“茶语时光”四大系列团体辅导,涉及人际关系、恋爱情感、情绪管理、自我探索、压力管理等多种主题,服务学生近3000人次。
(三)第二课堂教育
持续高质量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搭建以“第二课堂”课程体系为依托的青年发展咨询服务体系,围绕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全面清理整顿团委各类活动,实现第二课堂活动“减量提质增效”。2021年,校、院两级课程减少至206项。有效用户明显增加,全年新增学生用户13987人,教师用户636人,覆盖80个校内单位,定期向智慧珞珈系统推送全校学生活动,在方便学生选择的同时展示学生活动风采。目前,我校“第二课堂”二期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旨在进一步增强与学生工作相关部门的联动衔接,扩大有效覆盖面,推进校院两级第二课堂活动更多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体系,预期2023年初将投入试运行。我校“第二课堂”工作入选团中央典型案例,《破除“中梗阻”,让第二课堂活起来》一文被团中央微信公众号报道并在全团推广。
进一步推进武汉大学学生社团管理工作,深化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育人功能。当前武汉大学共有思想政治、学术科技、志愿公益、创新创业、自律互助、文化体育6大类122个校级和299个院级学生社团,覆盖经济与管理学院等31个学院(系)。其中,20个学生社团存续时间超过30年,84个学生社团存续时间超过20年,占比约为19.95%。全校参与学生社团的学生人数超过24000人,占在校生总人数的约40%。从活动频率来看,上一年度开展活动次数超过10次的学生社团占比为45.22%,开展活动次数少于3次的仅为7.83%。
(四)学生学习成果
2021年度,学校学生共参加58项全国、湖北省等各级学科竞赛,共获得国家级特、一、二、三等奖20项、118项、151项、146项,省部级特、一、二、三等奖19项、212项、301项、236项(详见表6);组织创新学分申报与评审,共计1648项本科生创新实践成果获得3551个创新学分。
(五)学生体质测试
学生体质测试及格率为95.25%,其中男生及格率93.91%、女生及格率97.08%。
(六)学生学习满意度
2022年,学校组织了针对2022级、2021级、2020级、2019级大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方式,参与满意度调查的学生人数为988人,覆盖全校35个学院。为确保调研对象具备代表性和普遍性,以及满意度影响指标分析,调查问卷对学生的性别、年级、成绩(GPA)、教育期望等观测信息进行了采集,并从教学环节12个维度、线上学习3个维度、个人学习状态7个维度、学业指导活动与学习压力评估8个维度对学生学习满意度进行了评测。
从学习满意度调查结论看,学生对教学环节各项因素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人数之和均超过六成,整体评价趋于满意。在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投入、教材选用等方面,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总体相差不大,对通识课程非常满意和满意人数均优于专业课程。在专业课和通识课各项观测数据中,学生对教师教学投入的满意度最高,随后依次为教学水平、教材选用和课程设置。综合建议反馈,同学们普遍认为应加强师生交流,优化作业设置及反馈途径,增加实习实践类课程设置。
本学年,参与过线上学习的学生占比已达97.57%。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线上学习满意度不高,认为线上学习效果主要受制于注意力集中状况、网络状况、听课环境、师生互动状况等因素。综合建议反馈,同学们希望能够进一步优化线上学习设备,提升教师设备使用熟练度。
在个人学习状况方面,学生的选择多集中在满意和一般。学生对学习目标和心理素质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人数之和占比最高;学习成效、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三项选择一般的学生最多;对身体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学生最多。综合建议反馈,学生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进而形成压力,需要改善。
在学业指导活动方面,多数学生对学院学风建设工作非常满意或满意,对于学习资料分享、考前知识点串讲、优秀学生学习经验分享会的需求比较迫切。同时,他们更希望得到同学或学长学姐和专业教师的学习指导。综合建议反馈,学生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学业指导的针对性,畅通跨学院信息渠道,尽快掌握专业学习方法。
在学业压力方面,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学习压力比较大。在学生看来,学业压力主要来源于课程考试和绩点排名。超过四成同学认为,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都有学业压力,但更多同学认为,压力主要来自专业课程,同学们更倾向于将这些学习压力同亲属、室友或朋友进行分享。综合建议反馈,同学们希望能够在面对社会压力等方面提供针对性疏导,增加实习实践,增强综合能力,拓宽发展渠道更好应对学习压力。
(七)毕业生状况
1.毕业生数量及升学、出国、就业状况
学校2021届本科毕(结)业生7102人,截至2022年9月30日,本科毕(结)业生落实率为78.78%(升学出国率为54.21%,协议就业率为20.91%,灵活就业为3.59%,自主创业率0.07%)。(详见表7)
2021年国内升学比例较去年增长2.71%;伴随升学“热”的是拟考研人数的激增;同时,受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出国留学学生较去年同期减少334人,出国比例降低5.57%。协议就业率连续六年下降,仅20.91%,较去年同期降低2.94%。
2.毕业生就业质量
为全面了解毕业生就业状况,学校委托麦可思数据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对近三年连续来我校招聘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进行调研,调研时间为2021年11月8日—20日,发放问卷2954份,回收有效问卷234份。调研内容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以及对我校就业工作的评价两个部分,其中对毕业生的评价主要涵盖用人单位聘用我校毕业生情况及对我校毕业生的使用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1)用人单位聘用我校毕业生的理由
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聘用我校毕业生的主要理由是“能力和知识结构合格”(90.15%),其后依次是“学校声誉好”(71.92%)、“专业对口”(70.94%)等。
图
1
用人单位聘用我校应届毕业生的主要理由(多选)
2.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
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8.01%。
图
2
用人单位对我校应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
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的需求程度及满意度
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各项能力的需求程度分布在4.40分—4.72分之间,对各项能力的满意度均在95%以上(95.48%—98.49%)。
图
3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的需求程度及满意程度
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个人素质的需求程度及满意度
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个人素质中“积极的工作态度”、“学习的意愿”的需求程度(分别为4.72分、4.70分)相对较高,且对这些素质的满意程度(均为96.95%)也较高。
图
4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个人素质的需求程度及满意程度
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水平的需求程度及满意度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专业知识”、“与行业相关的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需求程度分别为4.69分、4.63分、4.39分,其满意度分别为97.94%、96.41%、96.41%。
图
5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水平的需求程度及满意程度
3.社会用人单位评价及毕业生成就
QS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始于2015年,是QS世界大学排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以下五项指标:Employer Reputation雇主声誉(30%)、Alumni Outcomes校友成就(25%)、Partnerships with Employers与雇主的合作关系(25%)、Employer-Student Connections 雇主-学生关系(10%)以及Graduate Employment Rate毕业生就业率(10%)。
根据2022年QS毕业生就业能力排行榜,武汉大学得分位列全球101-110位(并列),在亚洲高校位列26名(并列),内地高校位列第6(并列)。从具体指标来看,雇主-学生关系仍是武汉大学表现最好的指标,全球排名第2,得分为99.9。此外,雇主声誉得分43.9,校友成就36.3,与雇主的合作关系79.3。
学校强调要拓宽基层就业空间,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按照教育部统计口径,我校到基层就业的比例逐年上升。2021年,我校到基层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有142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1.13%,与2020年同期相比提升了3.53%。2016年以来,学校为各地组织部门共输送2208名选调生,2021年输送人数为398人,与2020年相比增加55人。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开设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人才试验班,举办第二届国际组织青年人才训练营,覆盖武汉地区九所高校。同时,积极指导、支持院系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办事处、国际劳工组织中国蒙古局、莫干山等地参访学习,并邀请国际法研究所的资深专家授课指导,开拓国内实习实训的新方式。越来越多的年轻校友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
五、教学质量保障
(一)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坚持“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和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近年来,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升。
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不定期研究本科教育教学相关工作。学校党委常委会2021年第26次会议审议了学校2022年特殊类型招生考试方案。2021—2022学年召开的校长办公会主要就推进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改革、增设及撤销本科专业、本科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本科招生、学分制管理、本科生实习等方面的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根据会议精神,学校进一步深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调整了本科专业结构和布局,出台了《武汉大学本科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实施办法》《武汉大学本科生实习管理办法(修订)》《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学分制管理办法(修订)》等一系列文件并持续推进落实,有效推动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每学期初,校党委书记韩进、校长窦贤康等校领导均在开学第一天到学校主要教学楼巡视,对学校本科教学运行情况、教学环境状况、教学资源利用等进行巡查和指导。校领导也坚持随堂听课,深入课堂一线了解学校本科教学情况,累计巡视、听课37人次。
(二)学院(系)本科教学状态评估
学校已连续开展学院(系)本科教学状态评估16年,对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规范本科教学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12月,学校采取集中审阅各项数据和年度本科教学自评报告的方式,按照党的领导、质量保障能力、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综合改革四个一级指标对各学院(系)教学状态进行综合评级。在专家评估意见基础上,最终评选12个学院为A类,23个学院为B类;另有5个学院获工作特色奖。
与教育部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采集填报相结合,继续建设校内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在各学院(系)采集填报状态数据库的基础上,全面展现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生成院级数据分析报告,为学校把握本科教学状态和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
(三)外部评估与认证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精神,学校已向教育部提交参加新一轮审核评估的申请。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校专业内涵建设,配合审核评估的筹备与自评,合理规划专业评估与学院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工作,明确所有本科专业开展专业评估。学校委托校教学督导团开展了教材抽检督察和毕业论文抽检专题调查研究,通过专题调研,总结各学院(系)的亮点和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认真学习新一轮审核评估指导思想和指标体系,领会教育部专家解读的评估精神,依据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重点,做好专业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为学校迎接新一轮审核评估打好基础。
专业认证是外部专业认证机构对高校本科专业教育质量的全面、客观评价。本学年,测绘学院的导航工程进行了教育部评估中心专业认证,经过专家现场考察,该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经济与管理学院全部专业先后通过嘞欧洲质量改进体系EQUIS认证和国际精英商学院学会AACSB认证。
(四)日常教学检查、督导和信息反馈
学校每学期开展3次教学检查,即开学初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教学检查。教学检查人员包括校领导、本科生院、校教学督导团以及各院系教学管理人员。教学检查工作有效维护了全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
教学督导是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学年度,教学督导团完成了开学初和期末的巡视,各相关单位及时收取教学督导团相关意见与建议,形成“督导再督导”机制。对课程思政教师和学院授课效果好的教师进行专项听课,寻找特色教学和优质课堂,推广优秀教学经验,树立教学典型,为学校审核评估提供实证支撑。
六、特色与发展
(一)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专业内涵
专业是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专业建设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新基建”之一,对高校高水平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十分重视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将本科专业建设作为办好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抓手,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的办学理念,不断开拓创新,全面规划本科专业设置、完善本科专业结构体系、提升本科专业建设质量,着力打造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优势专业。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专业建设方向。学校组织召开多次一流专业建设工作研讨会,邀请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及教师代表,共商一流专业内涵建设。会上明确一流专业建设应抓好课程、师资、教学方法、管理团队等各个要素及教学各个环节。专业靠培养方案来支撑,培养方案靠课程来构建,课程靠课堂来实现,持续推进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储备人才。二是完善制度建设,推进专业内涵发展。为了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本科专业,学校专门出台了《武汉大学关于加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实施意见》(武大本字〔2022〕45号),进一步创新一流的培养模式,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构建一流的课程体系,完善一流的保障机制,营造一流的育人文化,全面深化专业建设内涵。三是优化专业布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学校坚持需求导向,深化本科专业结构改革,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不断深化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积极建设“智能制造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和“智能建造”等战略新兴专业,发展“中国共产党历史”“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新型交叉融合专业。同时,对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或专业竞争力不强的本科专业,进行停招、改造、整合或撤销,构建科学合理的本科专业结构体系。四是启动专业评估,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为了培育卓越质量文化,提升专业建设成效,2022年学校启动专业评估,不断提升一流专业建设水平,促进一流专业特色发展。学校积极组织召开本科专业评估推进会,邀请专家对专业评估指标等进行详细解读,引导各专业合理定位,查找发展中的问题,进一步保障评估实效。
自2019年教育部启动“双万计划”以来,学校共计8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总数居全国第五、全省第一。除去新增和停招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占全校本科专业数量近80%;2019-2021学年新增10个国家战略急需、学科交叉融合专业;8个专业入选强基计划;11个专业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入选总数居全国第四。学校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积极推进弘毅学堂、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等教学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建设,开设碳中和试验班、涉外法律人才试验班、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人才试验班及自强创业班等,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专业交叉融合,进一步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二)强化名师引领,促进教师发展
学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在机制建设、制度完善、教育引导、典型选树、考核监督等方面常抓不懈。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双主任的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出台《武汉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指明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路。二是强化教育引导,注重师德养成。深入多个院系开展师德师风宣讲,引导教师自觉将师德修养纳入职业生涯规划、融入教书育人实践。三是强化师德把关,树牢底线意识。建立“教师党支部-院系党委-职能部门-学校党委”逐级把关程序,在师资选聘、人才引进、职称评聘、项目申报、导师遴选、评奖评优年度考核等工作中强化师德师风把关。
将高质量发展作为生命线,将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动力源。一是严把教师入口关。坚持师德为先、教书育人和学术标准。建立人才引进预审制度,进一步提高评审精准度。优化“预聘转入”制度,合理设置准入标准和岗位比例。二是优化竞争择优评价制度。优化三级评审制度,注重以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强调学科差异、坚持分类评价、着力破除“五唯”倾向,促使评价制度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三是全面推动全员聘用工作。完成第一轮全员聘用考核,实现应考尽考,强化结果运用。开展新一轮全员聘用工作,要求各教学科研单位在方案中:制定基本任务和发展任务;师德师风、服务质量、教学质量、违规违纪等方面的要求在负面清单中有所体现;要求教授承担本科生课程;将以才引才纳入考评指标;将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分配方案挂钩。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内生动力,实现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并将全员聘用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稳步推进。四是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修订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业绩绩效的相关实施办法。加大对教学科研业绩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突出高水平业绩导向,设置“重大学术成果奖项”。运用院系周期考核结果进行绩效激励,充分发挥考核在绩效配置中的作用。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学校现有专任教师中,高级岗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超过80%。高层次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升。新进教师211人,其中校外引进153人,占比72.5%,学缘结构明显优化。直接从海外引进88人,占校外引进比重超过57%,海外引进人才均为博士学位,且全部为40岁以下的海外优秀青年人才。截至2022年9月,学校现有国家级各类人才670人次。张祖勋院士获评全国杰出教学奖和2021“荆楚好老师”特别奖,黄健教授家庭入选全国首批教育世家,古籍所冷门绝学传承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校通过新闻网、公众号、视频号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使之成为全体教职工学习的榜样。
七、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教材选用偏于陈旧,部分自编教材修订不及时
学校自2021年秋季学期开展了教材常态化审核工作,已完成了一个完整学年的教材选用审核,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校教材选用情况。据统计,学校超过10年的选用教材占一定比例,一些教材偏于陈旧,部分自编教材没有及时修订显得过时。针对这一问题,学校组织开展了10年以上教材专项整改工作,要求各学院组织修订、新编或更换教材用书;同时推动各学院结合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契机,研制分专业教材建设规划,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凸显学科专业优势的高质量教材。
(二)跨学院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为了加强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避免同类型课程“多而不强”,实现优质资源整合共享,学校经过调研和论证,于2020年推出了18门跨学院公共基础课程,已对学生开课。在202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之时,新增跨学院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学院须从24门跨学院公共基础课程列表中选择不少于4学分的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目前,部分跨学院公共基础课程在全校范围内开课需求较大,存在师资短缺和课程设置数量偏少等情况。针对这一问题,为了规范和进一步推进跨学院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学校拟出台《武汉大学跨学院公共基础课程管理办法》,规范该类课程的准入、建设与管理,建设具有武汉大学特色的高质量跨学院公共基础课程。
附表
表1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
学年度 |
专任教师总数 |
正高级 |
副高级 |
中级 |
初级 |
2021-2022学年 |
3862 |
1482 |
1586 |
780 |
14 |
比例(%) |
38.37% |
41.07% |
20.20% |
0.36% |
表2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
学年度 |
总计 |
学历结构情况 |
博士研究生 |
硕士研究生 |
本科 |
本科 |
本科 |
专科及以下 |
(博士学位) |
(硕士学位) |
2021-2022学年 |
数量 |
3862 |
3334 |
318 |
0 |
111 |
209 |
1 |
比例(%) |
86.33% |
8.23% |
0.00% |
2.87% |
5.41% |
0.03% |
表3 专任教师年龄结构
学年度 |
合计 |
29岁 以下 |
30-34岁 |
35-39岁 |
40-44岁 |
45-49岁 |
50-54岁 |
55-59岁 |
60-64岁 |
65岁以上 |
2021-2022学年 |
3862 |
41 |
338 |
632 |
697 |
789 |
535 |
736 |
66 |
28 |
比例(%) |
1.06% |
8.75% |
16.36% |
18.05% |
20.43% |
13.85% |
19.06% |
1.71% |
0.73% |
表4 图书馆及院系资料室新购图书统计表
新购文献册数(册) |
新购文献合计数(册) |
生均新购册数 (册/生) |
图书馆 |
院系资料室 |
143513 |
80813 |
224326 |
2.69 |
注:新购文献不含电子书刊
表5 图书馆及院系资料室文献汇总表
类型 项目 |
图书的种类及册数 |
生均册数(册/生) |
种数 |
册数 |
纸本文献 |
3480684 |
7147326 |
85.59 |
电子图书 (含电子学位论文) |
9709464 |
10886358 |
130.36 |
电子期刊 |
82740 |
2329943 |
27.90 |
总计 |
13272888 |
20363627 |
243.85 |
表6 武汉大学2021年学生竞赛获奖统计表
赛事名称 |
国家级 |
省部级 |
特 |
一 |
二 |
三 |
特 |
一 |
二 |
三 |
“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 |
|
1 |
|
|
|
2 |
3 |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 |
|
|
|
|
|
20 |
35 |
19 |
2021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 |
|
|
2 |
|
|
|
|
|
2021年武汉大学成图创新大赛暨第十四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 |
|
10 |
22 |
11 |
|
18 |
24 |
12 |
SuperMap杯第十九届全国高校GIS大赛 |
|
1 |
|
8 |
|
5 |
9 |
11 |
The Willem C. Vis 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比赛 |
|
|
1 |
|
|
1 |
|
|
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
|
|
|
|
|
|
|
1 |
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 |
|
|
|
3 |
|
3 |
4 |
3 |
第14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
|
|
1 |
1 |
3 |
|
2 |
|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 |
|
1 |
|
1 |
|
2 |
2 |
3 |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 |
|
|
1 |
|
|
|
|
|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 |
|
|
|
2 |
|
|
2 |
3 |
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
|
8 |
21 |
15 |
|
56 |
29 |
15 |
第十二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BIM-CIM创新大赛 |
|
2 |
3 |
|
|
|
|
|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
|
|
2 |
4 |
|
2 |
4 |
17 |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 |
|
|
1 |
|
|
|
|
|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 |
|
1 |
2 |
1 |
|
|
|
|
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赛道 |
|
|
|
|
|
|
1 |
1 |
第十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
|
3 |
1 |
2 |
|
|
|
|
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
|
4 |
3 |
|
|
5 |
3 |
1 |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 |
|
|
1 |
|
|
|
|
|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2021年秋季举行) |
|
1 |
|
|
|
|
|
|
国际(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CCPC) |
|
8 |
14 |
10 |
|
4 |
1 |
3 |
国际刑事法院审判竞赛(英文) |
|
1 |
|
|
|
|
|
|
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 |
|
1 |
|
|
|
|
|
|
化学类实验竞赛(国家级) |
|
2 |
2 |
|
|
2 |
2 |
|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
|
|
|
7 |
31 |
53 |
|
全国大学生FPGA创新设计邀请赛 |
|
3 |
1 |
4 |
|
|
|
|
全国大学生测绘创新开发大赛 |
4 |
4 |
|
|
|
|
|
|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
1 |
1 |
|
|
2 |
2 |
|
4 |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
|
8 |
11 |
|
|
7 |
5 |
3 |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
|
1 |
1 |
1 |
|
11 |
11 |
5 |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
|
1 |
4 |
7 |
|
8 |
18 |
33 |
全国大学生环境资源模拟法庭大赛 |
|
|
|
1 |
|
|
|
|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
3 |
|
|
|
|
|
|
|
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 |
|
2 |
4 |
4 |
|
2 |
8 |
9 |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
|
1 |
2 |
12 |
|
|
|
|
全国大学生农业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创新设计大赛 |
2 |
1 |
|
|
|
|
|
|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 |
1 |
|
1 |
|
|
3 |
6 |
4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
5 |
4 |
|
|
4 |
15 |
7 |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
|
14 |
8 |
6 |
|
|
|
|
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 |
3 |
|
|
|
|
|
|
|
全国大学生物理学科系列实验竞赛 |
|
5 |
|
3 |
|
3 |
4 |
4 |
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 |
|
3 |
|
1 |
|
|
6 |
|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 |
|
4 |
2 |
4 |
|
|
|
|
全国大学生英语系列赛 |
|
3 |
|
1 |
4 |
5 |
2 |
|
全国大学生智能建造与管理创新竞赛 |
1 |
1 |
|
|
|
|
|
|
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 |
5 |
|
|
|
|
|
|
|
全国高校俄语大赛 |
|
|
|
|
|
|
|
|
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
|
1 |
4 |
5 |
|
8 |
23 |
25 |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
|
1 |
2 |
10 |
1 |
3 |
10 |
17 |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
|
1 |
8 |
11 |
|
3 |
13 |
27 |
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 |
|
|
|
1 |
|
1 |
|
|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大数据挑战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人工智能创意赛、微信小程序开发赛) |
|
12 |
16 |
15 |
2 |
1 |
1 |
7 |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 |
|
|
2 |
1 |
|
|
|
|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移动应用创新赛 |
|
|
1 |
1 |
|
|
4 |
2 |
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 |
|
1 |
2 |
|
|
|
1 |
|
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 |
|
1 |
1 |
|
|
|
|
|
总计 |
20 |
118 |
151 |
146 |
19 |
212 |
301 |
236 |
表7 202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表
毕业人数 |
升学、出国情况 |
就业情况 |
总就业率 |
出国 |
升学 |
比例 |
签约 |
比例 |
灵活(含创业)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7102 |
599 |
3251 |
45.78% |
1485 |
20.91% |
260 |
3.66% |
5595 |
78.78% |
注:数据截止2021年9月30日,“比例”栏保留两位小数,四舍五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