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肖珊)5月23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同期,备受瞩目的“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也拉开帷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林蕙青,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张恩惠,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简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在主论坛上作题为《锚定国家需求 深化改革创新 聚力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珞珈高地——武汉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报告,向与会者分享了武汉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领域的前沿探索与丰硕成果。

在报告中,黄泰岩介绍了武汉大学近年来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学校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给武汉大学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入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致力于集聚一流育人资源,优化人才成长土壤,不断完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中国特色、武大风格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教育、科技、人才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黄泰岩分享了武汉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四点探索。第一,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其贯穿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建强“大思政”课程体系,形成“五融合”教学模式;健全课程思政育人机制,推动思政课与专业课“同题共答”;擦亮通识教育的武大特色,构建“5-4-660”通识课程体系;拓展实践育人空间和载体,打造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融合的实践育人机制。第二,学校以国家需求为牵引,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格局。武汉大学积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拓展跨学科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数智教育与传统专业的交叉人才培养改革,致力于解决国家“高精尖缺”领域的人才短板问题,为国家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第三,学校以制度改革为重点,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强化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推动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多角度选拔优秀人才;推进拔尖人才培养核心要素变革,打造国家级、校级、院级人才培养“三级特区”,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第四,学校以数智教育为动力,塑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优势。武汉大学启动数智人才培养改革,构建“1+16+N”数智课程体系;自主研发“AI+”专业图谱,推动数智教育与各专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数智教育实践创新平台,推动智慧教学新生态建设,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
5月24日,在“高等教育评估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平行论坛上,由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武汉大学联合推出的《全球高等学校数智教育指数2025》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黄泰岩从背景、意义、路径、结论等四个方面,深入阐释了该研究报告。他倡议,站在教育数智化转型的关键节点,高等教育工作者应以开放姿态深化国际合作,以创新勇气破解发展难题,以协同理念凝聚各方力量,共同绘就全球高等教育数智化发展新图景,推动全球教育向更智慧、更开放、更包容的未来迈进。
参会期间,黄泰岩代表学校接受了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华中分中心授牌,并前往武汉大学展位看望慰问工作人员。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