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校实施“三步走”战略,初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回顾与总结
“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国际化发展、共建发展、和谐发展的思路,致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2015年,学校进入世界排行榜前300强,其中USNews居第251位,QS居第273位,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十二五”建设的成效
综合改革初见成效。以问题为导向,主动谋划,率先在全国高校提交综合改革方案,全面启动综合改革。以促进内涵式发展为主线,提出5大内容、21项举措,重点推进内部治理结构和资源配置机制改革,稳步构建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先导,颁布实施武汉大学章程,修订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调整学校学术委员会、学部分委员会等组织,健全学校学术权力运行体系;完善学校党委常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等议事规则,提升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实施全员聘用制和绩效考核制,试行年薪制,推行差异化考核评价机制,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引导和激励教师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实施本科生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本科生院,统筹协调本科生教育资源,建立了“一横多纵”的大类学生管理模式;实施医学部改革,重组学术管理架构,进一步完善了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学科综合实力全面提升。通过“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学科(群)创建计划”、“基础学科振兴行动计划”等专项建设,大力加强学科建设,着力构建高水平、综合性的学科布局。在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中,学校4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 14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前五位,23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前十位,成绩全面提升;20个医学临床学科获批国家重点临床专科;“985工程”(2010-2013年)阶段建设成效获得教育部“全优”的成绩和奖励;2012年,学校测绘遥感学科荣获“地球空间信息全球领袖”奖;12个学科领域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其中化学学科领域进入世界前1‰。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招生制度改革,优化学生结构,加强通识教育,启动“慕课”建设,推进“弘毅学堂”建设;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设立“研究生学术创新奖”,在全国建立首个“博士研究生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完善直博生、“1+4”、“2+3”、“3+3”硕博连读等研究生多元化贯通式培养模式。“十二五”期间,学校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含1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合作项目),国家教学名师2位,“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位,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建设国家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工程师、法律人才、新闻传播人才、医生)15个,国家级立项精品资源共享课6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3门,国家级规划教材54本,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新设“大学生创业基金”和“校友珞珈创新天使基金”,建成启用6000多平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学生“三创”能力明显增强,新增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篇,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节能减排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各类大赛中取得多项优异成绩,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1490项,“三创”作品1111项,就业率稳居全国高校前列。
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以提升科研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推进科研体制改革与创新,加强创新平台基地和学科交叉研究中心建设,推动产生了一大批水平高、影响大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和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年科研到账经费从9.7亿元增长到15亿元。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首批国家级高端专业智库1个,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4项,参与20项。NSC论文3篇。自然科学新增主持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2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2项,获批经费12.7亿元。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4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4项,均居全国高校第二;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77项。SCI收录论文数五年累计8895篇,SSCI、A&HCI收录论文数五年累计970篇,EI收录论文数五年累计6985篇。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数五年累计1449件。
人才队伍水平不断提高。按照“稳定、培养、引进、提高”的工作方针,推出一系列引才育才举措,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引进高层次人才250余人,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其中引进人才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22人(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2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入选者2人、教学名师3人,青年拔尖人才15人),遴选支持60名珞珈杰出学者、85名珞珈特聘教授、174名珞珈青年学者。选派840余名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600余名教师获得国家或其他机构的留学资助,45周岁以下有国外研修经历的教师比例从2011年初的45.4%提高到67.5%。
服务社会发展卓有成效。学校坚持“以贡献促发展,以服务求支持”,全方位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与工程项目,以及国家高分专项、导航专项等重大国防科研专项;向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咨询报告1927篇;与各级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近百份,积极合作推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成立湖北发展问题研究中心。5年来,学校与大中型企业共建实质性合作研发机构18家,培育产值过亿的高新技术企业7家,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切实做好对口支援新疆大学、西藏大学,对口支援恩施市和三峡库区等工作,荣获对口支援西部高校10周年“典型经验集体”称号。
文化传承创新影响力不断扩大。学校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多学科优势,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际法研究所成为国家智库,边界与海洋问题研究院、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文化创新中心等校部共建平台成为国家部委的重要智库,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成为国家语言文字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学校加强对重要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研究,产出诸如《中华大典·音韵分典》等一批标志性成果;加强对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国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科技考古研究中心等机构的建设;充分发挥文化传承资源,成立了全国首个高校文物保护处,设立学校文物保护委员会;参与湖北“文化强省”建设,推动“湖北发展问题”、“武汉大学珞珈创意产业园”等专项建设,学校主办的“珞珈金秋国际文化节”等项目被列为湖北重大文化节庆项目,主编的《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年度报告》被列为重点出版项目。
国际交流与合作继续深入。实施开放战略,以项目为引领,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拓展对外交流合作深度和广度。与美国杜克大学、昆山市人民政府合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昆山杜克大学,共建武大-杜克大学研究院;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合作深入开展中美医学教育改革项目;设立了“世界著名科学家来校讲学计划”、“外籍科研专家项目”、“外籍授课专家项目”等一批重点外专引智项目;派遣多批管理人员赴美国一流高校见习和培训;每年选送约1000名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新成立英国阿伯丁大学孔子学院。2015年学校国际学生总人数达3132人,比2011年增幅33%,其中本科生人数1432,增幅30%,研究生数406,增幅20%。学历生占比达到67%。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硬件支撑条件极大改善,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固定资产总值从41.80亿元增加到61.58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从17.35亿元增加到24.66亿元。学校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文理学部图书馆新馆扩建、学生公寓等21项工程,在建人才公寓等7项工程,完成汉林广场修建,实现了南北校区“无缝对接”,新图书馆、万林艺术博物馆等一批新建筑相继落成;完成学校部分学部水电气系统改造,为师生的学习、科研、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维护校园平安稳定,完成技防三期工程建设及一、二期工程改造。附属医院教学科研和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不断完善。争取社会资源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捐赠项目不断增多,学校累计获校友捐赠12.31亿元,跻身中国校友捐赠“十亿元俱乐部”。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访两创”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建立健全科学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深入开展以“美丽武大、文明珞珈”为主题的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支持武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功获颁“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加强大学文化顶层设计,持续实施核心价值凝练、优秀文化传承、红色文化育人、珞珈形象美化、创意文化发展、公共文化建设、传播能力提升等七大文化建设工程,连续四年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并荣获首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示范项目”奖。
二、“十三五”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也是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增长分化态势明显,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启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要求,这不仅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更为武汉大学争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第一,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变革机遇。当前,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在信息、网络、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正在酝酿的新突破,正深刻影响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新一轮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扩散,移动互联技术的升级,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等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翻转课堂”、“创客空间”等新的教育形式将不断运用于教育领域,我们应主动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上主动适应变革,适应教育科技变革的潮流。
第二,国家加快落实创新驱动的战略机遇。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武汉大学是全国最早提出“三创”(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开展“三创”教育的高校,也是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首批高校之一,应该牢牢把握这一战略机遇,敏锐洞察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和人才优势,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把我校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的重要策源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
第三,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为高等学校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了新的机遇。高等学校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具体而直接的体现就是依法治校,而以大学章程为龙头的现代大学制度正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以章程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关系的新格局,拓展新的发展与社会合作空间。
第四,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仅外部环境要求高等教育发展适应新常态,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在发展亦已呈现出新常态特征,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对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治理方式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新常态下高等教育治理方式的转型,在稳定规模、优化结构上下功夫,在发挥优势、彰显特色上下功夫,在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上下功夫,全面建立保障“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制度体系和机制,使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成为新常态。
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武汉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第一方阵的成员,应积极响应,结合实际主动谋划,争取在多领域建设一流学科,形成一批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学科,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早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第五,国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为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随着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为学校扩大国际交往范围,提升全球影响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武汉大学应抓住机遇,积极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在保持自身主体意识的同时,不断加深各层级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历史的视野、全球的视野与民族的视野,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竞争的挑战。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格局,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竞争加剧,人才的竞争已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也日益增强,我国已进入“智力回流期”,即流入人才的数量快速增加,流出人才的数量逐步减少。这为我校大力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武汉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难得的引才机遇。
同时,世界范围内大学之间的协作趋势也日趋明显。大学已进入全球伙伴关系的新时代,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机构组成各类联盟,以整合资源或战略合作来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国际间大学合作的潮流正在形成,加强国际大学之间的合作,已成为许多国家在国际层面激发与整合创新的途径。学校应把握和顺应这一趋势,跨越国界进行联合,积极寻求国际发展空间,开展国际合作,取长补短,借船出海。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全面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武汉大学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与挑战,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要求相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学中实践训练环节不足,学生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二是核心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现有学科的国际知名度和特色不够,原创性、标志性学术成果不足,学术领军人才及高水平创新团队偏少;三是国际化程度有较大差距;四是缺乏区位优势,发展资源有限,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争取外部资源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五是现代大学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六是民生方面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有待进一步缓解,校园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科研用房、学生实验实训场地设施、教室、宿舍资源不能满足办学发展的需要。教育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进入攻坚期,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推进改革,才能实现武汉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世纪梦想。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秉承“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精神,紧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根本保证,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学校“三步走”战略目标,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思路
“十三五”时期,是学校深化改革、快速发展的关键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学校的发展思路是:
(一)内涵发展
紧扣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主线,强化全员、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全方位提升办学质量,创造世界一流的教育质量品牌,使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成为新常态。
(二)创新发展
加强战略布局和高水平科研基地、科研平台建设,夯实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培养创新意识,建立创新体制,打造创新人才,加快教学科研创新,提升源头性科研创新能力,力争成为国家前沿基础研究和知识创新的重要源头;按照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要求,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把学校办成“创客”摇篮,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教学科研新常态。
(三)集约发展
以绩效为突破,全面推进综合改革,探索中西部高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模式,充分发挥资源效能,集中优势力量突破办学资源瓶颈,努力实现办学效益和办学效率的合理化和最大化,在全校形成更具活力、更具效率、既合作又竞争的改革新常态。
(四)法治化发展
以章程实施为抓手,加快大学治理结构调整,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使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成为大学治理新常态。
(五)国际化发展
牢固树立国际化办学思路,全面加强国际化能力建设,完善国际化建设体制机制,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加大国际科研合作力度,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和声誉,拓展学生全球视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使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多维度国际化发展成为办学新常态。
(六)信息化发展
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全方位、革命性影响,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加强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构建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加强网络间校际、国际协作,强化信息化能力建设,提高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使“信息化”融入学校各项工作,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常态。
三、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学校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200名,亚洲前40名,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成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大学之一。主要是: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基本完善,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对中西部地区高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引领作用和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彰显。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以“质量”和“创新”为核心,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明显突破,立德树人和“三创”教育成果进一步突显,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初步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成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科综合实力和科研水平初步跻身世界一流。以“创新”为主题,初步构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和发展体系,实现国际学术大师和学术领军人才、国际一流学术研究领域、国际一流学术成果、国际一流科研合作与交流的汇聚,以武大智慧和科研创新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解决人类生存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学校科研创新和知识创造引领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以及对“中国创造”和建设“五个湖北”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学校智囊团和思想库的决策支持能力和国际、国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以百年珞珈文脉和学术品味、红色武大和爱国传统等凝炼形成的武大精神,在不断涵育中国最具卓越精神大学的同时,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传播与创新等方面的凝聚、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四、主要发展指标(略)
第三部分 发展任务
一、学科建设
遵循“保重、扬优、显特、扶新”的思路,以“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以一流标准为牵引,进一步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推动生命医学学科、新型工科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发挥多学科优势,深化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文理工医相互交融、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进一步整合与汇聚学科资源,围绕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建成若干世界一流学科(群),全面提升武汉大学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从学科高原向学科高峰的转变,为武汉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一)预期目标
到2020年,学校学科布局明显优化,学科水平显著提升,打造3-5个世界一流学科(群),建成6-9个国际知名学科(群);进入ESI世界前1%的学科达到17个左右,世界前100名的学科3-5个,国内排名前2名和前10%的一级学科16个,为学校综合实力跻身世界前200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主要举措
1.凝炼方向,抢占前沿,打造学科世界品牌
面向国际前沿,主动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凝炼方向,提升学科国际竞争力。一方面瞄准学科前沿,持续支持有潜力的学者或学科团队申报重大科学研究项目,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建立学科高峰;另一方面,面向国家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组建国家级研究平台和团队,积极组织、策划重大项目,解决制约我国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国家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与科技支撑。
哲学社会科学在传统优势基础上,推行师资国际化、学术交流国际化、学术期刊国际化、学术伙伴国际化等战略,建设我校文科的世界品牌;自然科学重在瞄准国际前沿,结合高等研究院、医学研究院、工程科学研究院等学科特区建设,力争在化学、生命科学、医学、工程与材料学科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在可比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深度的实质性合作,建立各类实质性国际合作平台,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从模仿、跟踪国际前沿到创新、引领的转型;开展学科国际标杆对比分析、第三方评估、国际同行评估,准确分析学科优势与不足,明确国际化发展目标和方向;邀请国际同行专家成立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持续对学科建设进行“诊断式”评估;全面推广介绍学科成就,提高学科知名度和国际声誉,在国际上形成若干学科的武大品牌。
2.优化布局,协同发展,建设一流学科体系
以“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按照世界一流学科、国内一流学科、特色学科3个层次进行分类建设,并通过实施四个学科专项计划,建成结构优化、协同发展的高水平的学科体系。四项计划包括:
实施“世界一流学科(群)创建计划”,培育和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整合汇聚哲学、历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化学、生命医学、地球物理学、水利工程(类)、测绘科学与技术、信息资源与管理等优势学科(群),按照世界一流的标准,构建若干世界一流学科群,通过5年建设,进一步全面提升优势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武汉大学从学科高原向学科高峰的突破性发展。
继续实施“基础学科振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文、史、哲、数、理、化、地、生等基础学科的优势,以高等研究院、医学研究院等为依托,强化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基础学科之间以及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推动基础学科的发展和创新,并支撑其他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实施“生命医学腾飞计划”,加强建设医学学科。树立“大医科建设”理念,以医学研究院为抓手,进一步整合资源,凝炼特色方向,创新体制机制,医教协同,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学术影响的科学家,建设国际化的学术团队,在部分学科方向率先取得突破,尽早建成优势学科;加强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中心、A3实验室、模式动物中心等医学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成高起点高级别高水平的研究平台;强化医学学科的整合、推动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将医学特色转化为优势,提升医学研究和服务全球人类健康的能力,推进医学综合实力的跨越式发展。
继续实施“新兴与交叉学科培育计划”,着力建设战略性主干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以工程科学研究院为依托,推进传统工科的转型建设和新型工科的发展,做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的主干学科;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社会调查研究中心、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大数据研究应用中心等的建设,发展国学、数字人文、边界与海洋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引导发展公共卫生与健康保障、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化学生物、环境与生态、生物信息、航空航天、海洋、物联网、大数据、新型城镇化相关学科,产出有凸显度的跨学科研究成果,抢占学科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3.深化改革,着眼长远,建立一流学科发展机制
一是深化绩效评估,优化资源配置。以重点建设资源配置与绩效管理办法、事业发展奖励办法、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为基础,以绩效为重要依据配置资金、师资、学生、空间、设备等资源,构建全要素资源配置体系。二是实施学科动态调整,优化学科战略布局。对学位授权点进行周期性评估与动态调整,撤销或增列相关学位授权点,同时启动学科定岗定编工作。三是加快学科建制改革,优化院系设置。院系设置由单一性学科建制向多学科、大学科建制转变,形成适应学科发展需要的组织架构。
二、人才培养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秉持“创新、创造、创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成人”教育和“成才”教育相结合,优先配置学校资源,调动教师培养人才积极性,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把“三创”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教育与教学有机融合,立德树人,改革创新,着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各类专门人才。
(一)预期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控制在50000人以内。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国家级规划教材50本,小班授课的课堂比例达40%,教授给本科生授课比例达90%;研究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增加50%。
(二)主要举措
1.优化专业设置和学科结构
合理调整人才培养规模,优化培养结构。结合国家和学校专业评估结果,建立良性专业结构调整机制;整合、优化专业设置,控制专业规模;严格专业申报条件,强化内涵建设,打造一批优势特色专业。加强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布局的顶层设计与宏观调控,主动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发展重点,形成学科特色与优势,动态调整建设水平较低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学位点,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
2.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逐步完善本科生源选拔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提升测试选拔的科学性、有效性和便捷性,积极探索多元录取机制,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以提高生源质量为核心,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推进硕士生招生制度改革,加大推免生工作力度,优化生源结构。制定深化博士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具体办法,全面实行“申请-考核”选拔制度,统筹硕博连读、直博生等招生方式和计划类型,加大硕博连读比例结构调整力度,建立博士生候选资格制度。以质量为导向,提高招生计划配置效率与调节作用,建立淘汰补偿机制。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本科人才培养中,深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教学,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行跨学院或者按学科群进行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重构通识课程体系,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本科教育培养体系;理顺通识教育管理体制,推进公共基础课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公共艺术教育和体育教育;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建立“本硕”和“本硕博”贯通培养制度;继续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和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启动学校新一轮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制定工作。
以博士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为重点,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招生、培养、学位授予、质量管理、激励机制等综合改革,形成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培育体系。强化学术科研训练与原创性研究,开展多形式和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改进研究生科研资助和奖励体系,形成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和激励机制。依托博士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跨学科培养试验区和校内实体性研究机构,扩大跨学科培养规模。以研究生教育绩效评估为依托,引导学生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提高博士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全球责任意识与领导能力,不断提升研究生对国家重大需求的贡献率;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在学术性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分别建立研究创新学分和实践创新学分制度。制定与海内外高水平大学课程学分互认机制,加强全英文课程、全英文专业建设。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建设一批优质的研究生在线开放课程。高质量完成教育部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4.改进教学方法
改革传统“大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实施“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的改革,深入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推广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为特点的课程。完善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互动协调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高水平科学研究训练项目、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创业活动。加强开放课程建设,推动MOOC课程平台发展,有效推进通识教育与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
5.促进全员育人
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创新协同育人机制和教育教学融合机制。建立跨学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新机制;促进与高校、政府、社会的密切合作,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倡导“坚持学生第一、注重学生参与、助推学生发展”,健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推进学生工作特色基地建设,探索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融合,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健全教师联系学生、关爱学生、培育学生的长效机制。
6.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完善学生学习考核评价制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优良学风;健全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教师教学质量动态档案,将教学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聘期考核和职务晋升的基本依据;建立相应的教学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潜心教学的教师予以重奖;建立健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逐步形成“规划-标准-执行-监督-评估-反馈-改进”闭环制度;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采集制度。
构建多元化质量保障主体,提升研究生培养单位在质量保障中第一责任主体意识,强化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意识,健全导师责权机制。对所指导研究生有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的导师给予一定奖励;加强学位授予管理,建立学位论文定期抽检制度,保证学位授予质量;开展研究生教育状态与绩效综合评价工作,进一步完善以质量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机制,加强质量预警,营建良好的质量文化。
三、科学研究
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以人才为根本,以项目为纽带,以平台为基础,以成果为导向,以服务为抓手,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可持续发展力、原始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
(一)预期目标
“十三五”期间,筹备组建国际一流的地球空间信息国家实验室,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高端专业智库1个、省部级研究平台5-8个。与大中型企业共建实质性合作研发机构33个;新增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第一完成者)10项,三大检索论文篇数和篇均他引数稳步提升12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社科项目等稳定在全国高校前3名,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数居全国高校前3位,推出一批代表国家最高水准的标志性成果,涵育精品力作100部(含优秀著作外译),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以及SSCI、A&H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篇数和高被引论文数增长30%;发明专利授权数量达到3000件,被省部级及以上政府采纳的决策咨询报告350篇;《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学报(英文版)》成为SCI收录源刊,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在国内代表性期刊评估中排名上升20%,《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进入“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经济评论》、《图书情报知识》等期刊进入“全国百强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二)主要举措
1.加强高端人才培育
加强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目标的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研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领军人才培育,量身设计培养方案,在重大项目承担、人才计划实施、团队组建、专家推荐、平台支撑、奖励申报等方面,全面布局,重点扶持;推动创新团队建设,将主动引导和自然形成相结合,通过重点扶持、人员动态管理、团队引进等方式,形成若干特色鲜明、专业互补、年龄合理的创新群体;设立“珞珈全球顶端讲席基金”,每年聘请国际著名教授和国际同行公认的知名学者到校任教,通过学术讲座、带领团队、指导青年教师发表高水平成果、建立国内外学术合作联系;探索建立利用科研经费聘用国内外科研人员、招收国内外博士后和研究生的办法,进一步加强科研能力建设。
2.提升科学研究质量
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推行评价机制改革,建立周期性考核与阶段性考核相结合的过程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指标体系,试点推行代表作制度,探索具有公信力的学术组织和学术团队参与的独立评审机制与市场化评价机制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改革;推进项目管理机制改革,完善科研项目规划、评审立项制度,强化绩效管理,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强化成果转化意识,拓展成果转化渠道,充分发挥优秀成果的社会效益。
加强重大成果培育机制建设。建立重大标志性成果培育机制,瞄准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选取若干个重大研究领域进行重点扶持,完善重大基础性理论研究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稳定投入机制,提升高水平成果产出率,力争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3.强化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优化平台学科布局,规范平台运行管理,修订完善学校科技平台管理办法,对校级平台实行绩效考核和淘汰机制;规范学校独立科研机构的建立、运行、退出机制,完善独立科研机构人、财、物的规范化管理;推进协同创新战略,以两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运行为切入点,建立目标导向的动态科研组织和平台,构建有利于深化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改革阻碍学科交叉研究的资源配置、学科评估、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考核激励等体制机制,推进医学研究院、高等研究院、工程科学研究院等一流学术特区建设。
4.提升国防科技创新能力
完善国防科技体系,扶持一批符合国防科技建设要求的综合性学科,打造一批国防科技工程化平台,建立优秀的国防研究队伍;培育国防科技重大项目,遴选优势研究方向,拓展国防应用,承担一批符合国防重大需求、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型号、装备研制任务;巩固和完善资质条件建设,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和保密资格等资质,进一步加大投入,拓展国防科工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范围。
四、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培养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多元、质量优良、国际化程度较高,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形成有效吸引集聚人才、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和人才资源开发体系。
(一)预期目标
到2020年,实现教职工规模稳定。十三五期间,力争大幅新增国字号人才。到2020年,力争拥有两院院士20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5-85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5-60名、青年拔尖人才35-40名。实施“外专351人才计划”,遴选支持50-100名左右非华裔外籍教师,扩大师资队伍中的国际化水平。
(二)主要举措
1.实施“领军人才孵育计划”
有计划、有重点的遴选支持一批有潜力入选院士、杰青等国家级领军人才的后备人选,实施特殊支持政策,一事一议,集中资源、针对扶持、集中攻坚、以点带面,实现国字号人才队伍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目标。
2.实施“一流学科一流人才集聚计划”
适应“世界一流大学行动计划”要求,围绕学校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学科,采取国际通行的人才机制和人事制度,培养和吸引一批拥有重要原创成果和创新精神、进入世界学术前沿的中青年知名教授,形成一流学科人才聚群。进一步加大全球招聘院长、系主任、科研机构负责人力度,以重点关键岗位吸引高端人才和团队。继续依托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集聚高端人才。在大型实验室、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设立“首席技术专家”岗位,引进一批年富力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或技术专家。通过“学科讲席教授(团)”等方式,柔性引进一批世界一流人才为学科建设服务。设立冠名教授岗位,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参与人才队伍建设。
3.实施“青年学术带头人计划”
实施全球招聘计划,拓宽引才视野和引进渠道,物色和引进“四青”,或具备成为“四青”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通过举办国际交叉学科论坛、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招聘等形式,按照“四青”标准引进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建立后备人才培育激励机制,根据不同学科实际需要和国际人才市场实际,引进一批具有良好背景的海外博士、博士后;大力推进特聘研究员制度,提前锁定潜力人才,特别是对于具备“四青”相当水平但未入选相应计划的人才,可纳入特聘研究员制度进行灵活支持。新进青年教师主要为“四青”或特聘研究员。实施青年拔尖人才出国培育计划,选聘一流师资到国外一流机构,师从一流导师研修。
4.完善“351人才计划”
以“351人才计划”为基础,统筹国家和地方各类人才计划,逐步形成以我为主、层次清晰、覆盖面广、类别多样的人才计划体系。实施“外专351计划”,引进一批非华裔外国学者,加强外籍师资队伍建设;设立教学为主型教师资助项目,培养和鼓励教学效果好、教书育人成效突出的教师;设立跨学科团队资助项目,鼓励学科交叉;设立优秀管理干部资助项目,培养、激励在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管理干部。
5.探索构建人才并轨发展体系
按照“学科设岗、引育并轨、同台竞技、国际评价”的思路,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探索建立校外引进人才与校内培养人才并轨发展的人才体系和准长聘机制,以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人才为标杆,实行一流的准入标准、一流的薪酬水平和一流的目标要求,引进和培养符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求的优秀学者。
6.加强管理和其他专技队伍建设
完善职员晋升制度,建立各类专项事务管理岗位的晋升通道;继续围绕教学科研发展目标,推进管理队伍、实验技术队伍专业化水平,完善培训和进修资助制度,适度扩展海外高校培训渠道,提高专业素养;依靠跨学科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立院际共享共建的实验技术队伍发展机制,提高实验技术队伍与重点大型科研课题的紧密度;统筹设置事业编制工勤岗位与非事业编制工勤岗位,提高工勤队伍活力,提高保障水平。
五、国际化建设
遵循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基本规律,坚持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动力,着力提升学校国际化核心竞争力,增强国际化管理与服务能力,促进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国际化水平持续提高。
(一)预期目标
积极引进海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新增国际科技合作平台1个,自办或合办外文期刊5个;加大工作力度,“十三五”期间引进海外人才300人,聘请长期外籍专家800人;逐步加大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国际交流的力度,力争45岁以下具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达80%,具有境外学习与交流经历的学生数达3500人,留学生学历生人数达到2600人,其中研究生招生规模争取达到40%以上。
(二)主要举措
1.加强国际化能力建设
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适时探索国际化教学组织模式创新;通过加强全英文项目建设、教改实验班国际合作、扩大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生互派计划、实现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等;注重国际组织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制定、国际教育教学评估和认证。
大力引进海外优秀师资,提升长期外籍教师比例,建立聘请外籍专家的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国际交流的意识和能力,鼓励教师出国研修,积极支持教师在国际学术机构、研究机构中任职和在国际刊物上发表文章,不断提高教师国际学术影响力。搭建行政人员海外培训平台,拓展行政管理人员国际化视野。
2.深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
创新国际交流模式,建立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深层次、实质性学术交流与合作,建好武汉大学-杜克大学研究院等国际合作研究机构,切实推进与美国杜克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的战略合作。布局实施一批高水平的教育和科研项目。培育科学研究新的增长极,推动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参与全球科研合作与竞争。
3.提升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拓展国际学术视野,实施海外学术前沿追踪,定期发布海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新动向的研究报告,引导科学研究占国际前沿、入世界主流。提升学者的国际化素养,参与国际学术组织、国际学术合作计划,有计划地建设若干国际化学术合作团队。推进与国外高水平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联合开展项目,探索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实施国际学术期刊支持计划,与海外顶尖学术出版机构合作打造高水平国际期刊,争取通过3到5年建设,学校主办的SCI、SSCI和A&HCI期刊新增2至3个。设立国际高端学术论坛,继续开展“海外学术周”活动,积极推介优秀成果和优秀学者。建立武汉大学优秀学术成果集中交流展示平台,,扩大学校、学者及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
4.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
改革完善留学生教育体制机制,逐步扩大留学生的规模、提高质量和层次,完善留学生管理体系。制定面向留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优化留学生学历结构,重点增加博士生、硕士生数量。加强教育教学及图书馆、后勤服务等软硬件建设,积极营造国际化的办学氛围,促进多元文化的交融,促进留学生教育工作健康稳步发展。
5.建立健全国际化办学质量评估体系
做好国际化发展情况成果评价和绩效评估工作,将评估结果与学科建设、教学资源、科学研究等有关资源配置紧密结合,探索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为学校国际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6.加大国际推广
明确学校的国际形象和定位,扩大全媒体宣传,完善校院两级英文网站建设,加强与国际媒体的合作,加大宣传学术成果和校园文化的力度,申请加入重要国际大学联盟。
六、社会服务
围绕我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坚持自主创新为主线,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质量和能力。
(一)预期目标
新增转化重点科技成果15项,申报国家重点产业化项目2-3项,其他产业化项目5-8项;孵化、建立新高新技术企业5个,企业孵化成功率达到50%以上;重点培育上市公司2-3家;继续重点建设武汉武大科技园,完善“珞珈创意园”建设,积极参与和融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在“十三五”末期,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兴产业格局,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有影响的科技产业群。
(二)主要举措
1.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用结合
进一步推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立以大学科技园、珞珈创意园、驻外研究院为依托的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遥感与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筹)、武汉生物高分子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建设;建立以参控股企业为主体的资产经营管理体系,规范对外投资和校办企业的发展;建立以鼓励自主创新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增强广大师生的创新意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经济实力的龙头企业,形成从“科技项目→产品产业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工程中心(工业技术研究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项目”的科技产业发展循环链;融入和服务于武汉市“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参与示范试点工程、前沿引领工程、高端汇聚工程、无障碍服务工程等项目建设。
2.提升社会科学服务社会能力
积极响应国家部署,加强和完善学校智库建设,继续深入实施“珞珈智库锻造计划”。以现有研究机构为支撑,加强与海外知名智库的交流与合作,打造立体化的珞珈智库方阵;强化智库管理体制改革,协调推进组织管理、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构建有利于智库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科研方法与手段的创新,重点建设一批社会调查、统计分析、案例集成等专题数据库,推进武汉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建设,启动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在线实验室、研究项目专题网站等开放性平台建设。
3.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继续做好中央“定点扶贫”、湖北省“616工程”、脱贫奔小康试点、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项目和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等工作,以服务武汉城市圈发展为突破口,主动服务武汉科技新城建设,为湖北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全面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实施“科教兴疆”、“科教兴藏”战略,根据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工作部署,加强对口支援新疆大学、西藏大学、乐山师范学院建设,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科教援疆、援藏工作的重要保障,有效建立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加强协作、促进互利,积极推进被援西部高校学科和创新能力建设,实现支援方式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以品牌建设与质量提升为主线,着力谋求继续教育的方式结构调整转变,提高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一、深化改革,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一)以章程实施为契机,推进内部治理结构改革
以武汉大学章程实施为契机,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进一步明确各级学术组织的职责和运行规则,理顺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完善学校学术权力运行体系;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建言献策和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推进校务公开;进一步完善社会参与机制,调整学校董事会、基金会、校友会的组成、职能和设置,充分发挥其对学校改革发展的咨询、协商监督等功能。
(二)以绩效管理改革为重点,创新和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推进校院两级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和落实学院办学自主权,推动由“以校办学为主”向“以院办学为主”的转变,增强学院的办学特色、办学活力、核心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强化战略管理和宏观调控,完善学科和院系绩效考核,促进资源(经费、师资、招生、空间、设备等)合理优化配置。通过继续实施《武汉大学重点建设资源配置与绩效管理暂行办法》,《武汉大学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武汉大学事业发展奖励暂行办法》等绩效考核办法,以目标管理引导学院与学科的内涵发展,快速提升学科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三)以全员聘用制和薪酬分配改革为突破口,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继续实施全员聘用制、年薪制,完善退出机制,对各类人员实行定编定岗。建立以岗位要求、考核评价、薪酬待遇等为一体的聘用制体系、月度绩效与年薪制等激励性薪酬体系。继续完善职称评审代表作评价制度,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激励和考核,以实现人员队伍绩效的整体提升。
(四)深化后勤体制机制改革
理顺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明晰人、财、物、责、权、利,实现后勤资产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逐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且具有公益性质的高校后勤服务企业。推进后勤集团总承包改革,逐步引进社会企业服务,通过引进社会资本、个人出资、学校控股等方式改造现有经营性实体与中心。大力推进后勤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逐步把学校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充实到后勤队伍,并面向社会招聘管理干部与技术人才,建立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后勤保障体制机制。
二、办学经费和条件保障
(一)经费保障
积极拓展学校收入来源渠道,到“十三五”末,力争学校年总收入比“十二五”翻一番。主要措施包括:继续深化和完善校院(系)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校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增强学校和学院的办学活力;加强预算管理,完善预算控制体系,实行精细化管理,强化预算执行,实行财务管理绩效考核,增强学校宏观调控能力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能力;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加强和规范资金安全运行效益管理。做好采购与招投标工作。建立健全学校监督和内部控制机制,完善审计监督服务体系,加强对重点领域资金、资产、资源的审计监督,增强监管实效;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的监督与管理,增强国有资产(本)收益,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管理体制、资产经营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董事会、监事会履职情况的考核,进一步理顺事业资产管理体制,实现事业类资产全口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与保值增值。充分发挥校友会、教育发展基金会、董事会的作用,积极争取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扩大办学经费来源渠道。
(二)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修编《武汉大学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完成和启动一批重点规划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用房条件。改善图书馆用房条件,建成信息学部图书分馆、完成文理学部图书总馆旧馆维修,适时规划学校新图书馆建设;改善教学科研用房条件;规划建设15000座左右的专用教学楼,调整改造现有教学楼,建成研究生教学科研大楼(含研究生活动中心和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文科综合大楼、星湖综合实验大楼,启动工程训练创新创业中心大楼、水电教学科研大楼、中国质检大讲堂、新能源大楼建设;改善体育教学锻炼设施条件,建成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心、游泳馆,提升举办学生大型活动和高水平赛事能力;改善留学生生活服务用房条件,完成桂园学生公寓北扩,完成校外住宿学生回迁校内,启动医学部留学生综合公寓建设;改善学校沿湖用房和环境条件,配合武汉市政建设,启动东湖沿线景观改造;探索教工老旧住宅改造办法,解决教学科研用地紧缺困难。
加强智慧图书馆建设,以旧馆改造和新馆建设为契机,逐步实现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打造图书馆文化活动品牌,将图书馆建设成为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学习研究支持中心和校园文化中心;以理顺关系,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为抓手,依托现代化技术平台,建立全校统一的文献保障服务系统。
建立并完善大型公共服务平台及公共教学服务体系。完善校院两级配比投入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新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积极推进综合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加强跨学科、跨学院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建立实验室与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实验室综合效益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学校优质实验资源开放共享;进一步理顺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成立武汉大学大型仪器共享服务中心,完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校院两级大型仪器设备建设与管理模式。实施武汉大学大型科学仪器“提升计划”,着力建设测试中心、电镜中心、超算中心、工程与材料测试中心、医学结构中心、信息资源中心等一批公共科研试验平台。
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覆盖学校全部办公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的所有建筑,以及校园内主要室外空间的无线网络,实现“有线无线全覆盖”。完成包括人、财、物(设备、房产、图书、家具、档案等)、人才培养、科研、后勤等方面在内各种类型的数据融合,实现基础数据的共享和互通。构建以管理和教学科研为核心,以服务师生为导向的业务管理系统和综合服务系统。
加强水电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供电系统改造,完善校内供水二次转压系统建设,建立水电供应系统调、配、控一体化管理平台和远程数据采集收费管理系统,提升学校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与管理水平。
三、民生保障
改善医疗保障。修订《武汉大学教职工重大疾病互助金管理办法》,推进大病救助机制建设,减轻重大疾病患者的个人负担;深入推进附属医院模拟医保(直补)结算工作,完善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强校医院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构建和谐校园。注重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与大力保护,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建设节约型低碳校园,完善校园绿地和水景系统,加大校园环境整治力度,建设绿色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美丽整洁的校园。
加强校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建教学区与家属区停车场和地下车库,通过道路修葺、增设慢行道等加快校园道路改造,加强人员、车辆进出校园管理,改善校园交通环境,保障校园交通安全;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建立学生宿舍综合管理系统以及贵重物品防盗识别系统,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技术防范体系建设,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于一体的安全体系,健全维护学校安全的长效机制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构建有序安全的校园。
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一)党的建设工作
1.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要内容,深刻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内在联系和实践要求,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把握核心要义、领会思想精髓上下功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健全学习长效机制,丰富学习载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党委中心组学习,提升学习效果,总结学习经验,加强对二级党委中心组的学习督导,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严格党内生活,健全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基本制度,推动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化、经常化、长效化。推进“活力创新”、“双带头人”培育等工程,推动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发挥作用、增强活力。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加强在青年教师、教学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中发展党员,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推进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科学设置干部职数,统筹各层、各类、各年龄段干部队伍建设,打造素质过硬、能力突出、作风优良、规模适度的专业化干部队伍。稳步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区分不同情况实行选任制、委任制与聘任制,逐步推进非事业编制人员聘用制度改革,拓宽非事业编制人员发展渠道。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实施干部素质提升计划,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能力。遵循年轻干部成长规律,通过教育培训、挂职锻炼、择优选任等,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加强干部试用期考核、聘任制干部考核和领导班子任期届满考核,完善年度考核,有计划地进行专项工作考核,强化结果运用,发挥导向作用。做好干部档案审查、个人事项报告、出国(境)管理、兼职清理等工作,健全组织、纪检、监察、审计等多部门联动制度,强化廉政函查、任前谈话、诫勉谈话、经济责任审计、违纪惩处等多种监督方式,从严管理和监督干部。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完善责任体系,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严明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监督检查,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强化职能部门对业务领域内工作的监管,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加强二级单位纪检监察工作,推进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升纪检监察工作效果。加强宣传教育制度建设,健全权力运行监控体系,严肃查处违纪违规案件,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营造学校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5.加强工会、共青团、统战和离退休工作
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的领导,为工会工作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工会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党建带团建,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推进团组织建设创新与活力提升,构建思想引导、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文化熏陶、权益维护“五大格局”,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推进“1631”党外人才计划,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发挥统战成员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围绕“六个老有”,加强老年大学建设,推进文化养老,构建网格化服务体系,探索居家养老,落实老同志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学风建设
1.加强思想理论建设
巩固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和地位,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引领作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法治教育,增强师生员工爱党、爱国、爱校和遵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能力和水平。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修订《武汉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构建引导教师提高自身品德和修养、潜心治学的长效机制。弘扬《武汉大学师德铭》文化,发掘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优秀典型,弘扬优良的学术传统。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严把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把政治标准作为教师聘用、考核的基本标准,完善外籍教师和海外引进人才聘用管理办法。深入推进“烛光导航”工程,发挥教师育人作用。
3.加强学生学风建设
创新学生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学习奖励制度,加强职业规划指导,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针对性。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支持方案。健全学业预警机制和学风建设联动机制。加强诚信教育,严肃考风考纪。实施学风建设工程,加强学风管理,健全监督检查机制,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和科研育人相结合的强大合力。
五、大学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弘扬“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武大精神为重点,立足新起点,发挥新优势,不断推进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文化环境,提供有力文化支撑,形成鲜明文化特色,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
继续深入推进核心价值凝练工程、优秀文化传承工程、红色文化育人工程、珞珈形象美化工程、创意文化发展工程、公共文化建设工程和传播能力提升工程等文化重点建设工程,每项工程都能推出有显示度的成果。对七大文化建设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盘点和评估。
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打造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三大博物馆群落,构筑博物馆育人新平台。加强校园人文景观规划和建设,追求使用功能、审美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等网络文化品牌,设立新媒体建设与管理机构,加强武汉大学官方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建设,促进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融合发展,创新宣传手段,优化宣传格局,提升传播能力。
加强珞珈学人和校友文化建设,通过武大知名专家口述学术人生,营造独特的武大校园文化;培育在校学生的母校情怀和校友意识,加强对各地校友会建设的指导与支持,发挥杰出校友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友文化活动品牌,不断凝聚校友力量,拓展办学空间。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向深入,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新突破。推出更多在全国范围有广泛影响的先进典型。在国家和地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发挥更积极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发挥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优势,建构富有特色的大学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第五部分 规划的组织与实施
本规划与各专项规划、学院(系)的发展规划构成学校事业规划体系,是学校未来发展的行动指南,各单位和部门要围绕规划所定的各项目标和措施,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研究细化和落实。
加强规划管理,实施动态监控。建立规划监控机制,保证学校对规划及其实施进行动态调控,通过实时监控和评价, 及时发现问题,对规划进行动态调整,提高规划实施水平,以保障各项规划任务实施到位。
加强绩效考核评价,建立规划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建立以规划目标和任务为依据的预算分配机制,使预算分配方案保证发展规划目标如期完成,各类资源调配必须统筹安排,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财力和物质资源,优先保障规划项目的实施。
明确各级组织责任,严格目标责任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规划实施考核评价机制,在规划执行监控基础上加强规划执行力评估;严格目标责任制,各单位每年将规划执行情况纳入年终总结报告。组织人事部门将规划执行情况纳入干部考核内容。定期组织规划执行专题会,各相关部门向学校述职, 围绕发展规划所定的目标和措施,结合本单位实际,汇报所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强化激励机制,调动全员积极性。完善相关奖励制度和奖励办法,激发规划执行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出色完成规划要求、规划目标的单位或执行主体进行奖励,动员师生员工为完成规划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