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专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会  >  教职工代表大会  >  教代会工作报告  >  正文

七届四次教代会上的学校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5-04-02

各位代表:

我代表学校向大会报告2014年工作,并对2015年工作的主要方面进行说明,请予审议。


一、2014年工作回顾

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是武大人的历史情愫和百年夙愿,而梦想的实现需要厚积薄发、抢抓机遇,工作的推进需要脚踏实地、行稳致远。回顾过去,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学校发展呈现出令人欣喜的良好势头。这种势头体现在学校事业蒸蒸日上的气势上,体现在全校师生奋发有为的劲势上,体现在广大校友爱校荣校的声势上,体现在国家和社会对学校加大支持和高度期待的态势上。

2014年,学校事业主要进展有:

核心指标持续上扬。近年来,学校体现核心竞争力的办学指标节节上升、持续走高。从原先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缺乏显示度到2011年400名左右徘徊,再到2014年同时进入QS、THE、US News全球三大权威排行榜350强,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目标逐步靠近。继2013年位列“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排行榜5强,2014年学校再进1位、名列第四,武大发展势头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学校ESI排名前1%的学科从2011年的7个上升到2014年的11个,今年年初又达到12个,国际高水平学科建设不断实现新突破。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2014年,中央对学校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地方政府从原先以政策和项目支持为主转向直接给予经费支持,这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对学校发展的高度认可。广大校友回馈母校的热情日益高涨,继120年校庆之后达到新高潮,学校累计获校友捐赠11.29亿元,2014年首次跻身中国校友捐赠“十亿元俱乐部”,跃居全国3强。

广大师生对学校发展信心满满,学校内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全校上下将目光聚焦“武大梦”、用行动助推“武大梦”!

全球参与不断加深。以武大—杜克研究院成立为标志,学校国际合作层次与水平显著提升,从原来“迎来送往”开始向高水平、全方位、实质性合作转变。各类国际合作项目呈现出更加开放和多元的趋势,出国留学的学生总数较2013年增加25%,主持及参与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数增加30%。

我们还积极参与各种国际高水平大学峰会,抓住机遇发出“武大声音”,受到国际高等教育界的瞩目。如今的武大,正充满自信地迈上世界高等教育舞台!

成绩背后是艰辛的付出。2014年学校所做的主要工作有:

(一)抓综合改革,有效激发了办学活力

2014年,学校积极推进综合改革,抢抓机遇、赢得先机,主动向刘延东副总理和教育部呈送了学校综合改革总体方案,得到相关领导高度肯定。

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作为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出台了“全员聘用制实施意见”、“奖励性绩效管理办法”等11个人事制度改革文件,为今年全面推进实施全员聘用制打下了较为充分的政策基础。

深入院系开展调研,针对两级级财务管理体制调整和学科发展集思广益、科学论证,为两级财务管理体制完善和学科优化调整做了大量扎实的铺垫工作。

推进实施“重点建设资源配置与绩效管理办法”,出台了“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和“事业发展奖励办法”,进一步完善了以质量和绩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新机制。

以《武汉大学章程》颁布为契机修订学校规章制度;大力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机关部门和直属单位设置更加优化。

通过推进综合改革,学校发展潜能得到进一步挖掘,办学效能进一步提升,办学活力进一步激发!

(二)抓内涵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办学质量

我们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完善了按学分收费制、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出台了“推进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等系列措施,进一步强化了“三创”教育特色。学生在全国性学术科技竞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9项,学校还获第七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并列全国第一;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大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管力度和创新奖励力度,引导研究生产出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研究生发表SCI论文数较去年增长34%,发表SSCI论文数增长74%。

以实施“2011计划”为契机,大力推进跨学科交叉集成,学校牵头的“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和“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入选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二。在Nature首次发布的“自然指数”排名中,学校位列全球第105位。首次斩获国家创新团队奖,实现学校在国家科技奖励上的重大突破。

进一步实施“顶天立地”发展战略,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校地、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稳步增强。学校在外交、经济、立法等领域成为国家“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2014年共向国家部委、中央企业、省市政府提交咨询报告384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2014年共引进包括1名院士在内的50位高层次人才,珞珈人才方阵不断壮大,人才队伍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通过扎实推进内涵发展,学校实现了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三)抓办学保障,显著改善了办学环境

以打造“美丽武大”为目标,持之以恒地开展校园环境综合治理。继续整治商业网点,整治乱搭乱建,整治交通秩序,整治校园环境,“中国最美大学”更加名副其实。

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全年竣工学生公寓等7项工程,在建人才公寓等4项工程。花大力气进行学生宿舍、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等教学科研设施的翻修,全年共完成各类维修项目近1400项,为师生的学习、科研、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维护校园平安稳定,完成了技防三期工程建设及一、二期工程改造,使500多个高清监控探头首次覆盖4个校区,有效防范了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

通过强化办学保障,学校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师生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四)抓思想建设,有效凝聚了发展合力

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形成新常态。

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加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营造出了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

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2014年学校“三公”经费开支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68.91万元,形成了清正廉洁的良好风气。

以“美丽武大、文明珞珈”为主题,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今年年初学校首次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学校文明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通过狠抓思想建设,学校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各位代表,学校成绩鼓舞人心,改革号角催人奋进,让武大生生不息、奋勇向前的气势内化于心,让武大顶天立地、善作善为的派势外化于形。当前,团结起来、振兴武大、共圆梦想,已经成为武大人的共同心声和强烈期盼!

各位代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学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比如学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学科偏少,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重大原始创新能力还很弱,办学效益亟待提高,等等。我们要直面这些问题,不回避,不懈怠,坚定信心,迎难而上!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与工作无不浸透着全校师生的智慧汗水,无不饱含着广大校友的深情厚意,无不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全校师生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和支持学校改革发展的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思考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调速换档、结构升级、动力转换的新阶段,科技发展正经历国家科研计划重新整合、经费拨款方式重大调整等新变化,教育发展面临推进依法治教、大力促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任务。新常态下,学校改革发展必须主动适应和服务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主动抢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新一轮改革创新带来的新机遇,必须主动应对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激烈竞争带来的新挑战,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奋勇争先、戮力前行,全力跻身“国家首批争创世界一流大学行动计划”,争取早日实现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

(一)新常态下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发展的思维方式要建立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演进的过程,其中贯穿着一流大学成长的普遍规律。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我们不能单凭过往的经历和朦胧的印象,要以科学的态度深入分析并把握一流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需要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建立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之上。当前,国家层面正在大力推进“管办评分离”和重构政府、社会与高校之间的新型关系,加强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大学发展的科学评价,并将其作为对高校发展进行资源支持的重要依据。我们对待大学发展不必“唯排名论”、“唯指标论”,但是我们要通过科学评价抓住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发现与世界顶尖大学之间的差距,从而找准着力点和发力点。

(二)新常态下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发展的战略重点要放在提质增效上

世界一流大学并非以规模论英雄,我国高等教育早已走过快速扩张的发展阶段,内涵发展与提高质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调。我们必须坚守大学本位,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切实履行好国家精英教育的使命;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并正确处理规模、质量、结构与效益的关系,使学校发展真正能够突出重点、彰显特色;我们必须以绩效为导向改革资源配置方式,把有限的办学资源用在重点突破的领域,使学校办出效益、快速发展,唯有如此才能在当前激烈的大学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新常态下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发展的关键要素就是要促进高端人才群体性成长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从诸多要素和环节上发力,但是深入分析一流大学发展的普遍规律与内在要求,无论是学科竞争力的增强,还是人才培养质量、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都归结于人才要素,特别是取决于具有战略思维和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的数量。在当前世界范围内激烈的人才竞争格局中,我校仍存在着高端人才数量严重不足、高水平成果人均产出量偏低等迫切问题,我们必须通过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与人才管理创新、通过汇聚学科综合优势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等重大举措,筑巢集凤,激发活力,不断壮大珞珈人才方阵,让珞珈山真正成为各路精英人才的会聚地,成为重大原创成果的诞生地。

(四)新常态下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就是要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

纵观全球,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国际化的大学,一所大学国际化程度决定其国际影响力。武汉大学办学初期就实行开放办学,逐渐形成了国际化办学的传统和良好的国际合作基础。当前学校发展中仍存在着国际交流面较宽而实质性合作较少、国际合作与学科建设结合不紧、国际教师比例偏低、外访与出国留学效益不高、国际学术参与度不深等问题。因此,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必须在彰显中国特色、形成武大气派的同时加快国际化进程。

(五)新常态下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发展的基本支撑就是要不断提升战略管理水平

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管理。在体现大学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中,人才是关键,制度是保障,文化是源泉。一所大学只有构建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符合自身实际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才能吸引和留住一大批优秀人才建功立业;一所大学只有培育出富有活力、产生强大凝聚力的校园文化,才能将先进的管理制度转化为师生员工为梦想而拼搏的自觉行动。而构建先进的大学制度和形成优秀的大学文化,必须依靠富有战略性的管理来推动和实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通过综合改革进行体制调整与制度重构,使之回归大学本位、更符合当今中国大学发展的实际。当前,我们必须凝聚全校师生的智慧与共识,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战略管理水平,大力推进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从功能管理向战略管理的根本性转变。


三、“十三五”发展及2015年重点工作

2015年,是学校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我们要在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的同时,着手谋划“十三五”的发展蓝图。按照学校2020年初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我们将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化发展等方面进行重点谋划,在优化规模结构上发力,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发力,在提升质量效能上发力,力争到“十三五”末建成具有鲜明武大特色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群体,形成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知名学科,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学术大师和创新群体,产生若干对社会进步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成果,造就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人才,在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科技等领域发挥引领推动作用,力争综合实力进入QS、THE、US News世界三大排行榜前200名。

2015年,我们将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争创一流为中心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内在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大力促进内涵发展,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主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推进综合改革,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治理结构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去年学校全面铺开综合改革,在机构精简、科研激励与资源配置方式调整方面初见成效,但远远不够。今年要继续推进,着重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上下功夫,努力交出一份为发展加力、让师生受益的改革答卷。

一是以全员聘用制为主线,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激发人力资源活力。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人员身份上的“终身制”、职务上的“铁交椅”、分配上的“大锅饭”等问题,学校将通过实施全员聘用制,进行定编定岗、分类管理与目标评价,将考核结果与晋级晋升相关联,将薪酬分配与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相关联;同时继续完善职称评审代表作评价制度,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激励和考核,以实现人员队伍绩效的整体提升。

二是以优化资源配置为核心,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提高办学效能。学校将引导学院把主要精力和财力聚焦内涵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财务系数、招生指标、公共用房等办学资源进行合理调整;着眼于增强学院自我发展与自我管理能力,实施学院综合改革试点,推进以财务为主的校院两级管理向全方位校院两级管理转变。

三是以调整学科结构为切入点,优化发展战略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学科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要注重顶层设计,也要考虑现实情况,学校将按照“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分类支持、动态调整”的基本思路,构建支持学科发展的新机制,着力提升学科的国际竞争力。

四是以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优化管理机构设置,提升管理水平。学校将以“调整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率、强化服务”为目标,加强对校园基本建设、校园环境、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管理;建立管理部门综合评价与干部监督新机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二)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系

依法治校是学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根基。我们要通过依法治校使学校改革发展步入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一是着眼于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强化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与组织架构,有效发挥学术组织在学术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着眼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需要,全面贯彻实施《武汉大学章程》,通过系统梳理学校规章制度,推动内部管理模式创新和组织流程再造,将依法治校贯穿于学校发展各个方面。

(三)始终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提升综合实力

内涵发展是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在办学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在办学特色和优势上做文章,充分展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武大气派”。

一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我们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加强教育与教学的协同,通过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构建具有武大特色的育人机制。通过认真做好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加强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设;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深入推进实施“三创”教育;通过深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快形成分类培养与个性化培养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通过体系与方式创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通过培育师生体育精神和打造武大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育人新格局。

二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学校将立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统筹校内外资源,做好重大重点项目的组织策划,重点推进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等各类科研平台建设,促进重大原创性成果的产出,进一步发挥武大的创新引领作用,推动珞珈学术精品走向世界;继续以质量为导向,完善符合国际标准和学科实际的学术评价与科研激励机制。

三是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学校将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打造高水平的“珞珈新型智库”、加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校地共建产业技术平台、提升继续教育办学质量与效益等举措,以贡献促共建,以服务求支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四)深入推进国际化进程,大力提升国际影响力

我们要在认真做好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国际化办学评价体系,构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通过大力引进高端性和长期性外国专家、拓展与世界名校的师生交流、进一步办好昆山杜克大学、积极参与国际大学联盟、积极发展国际教育、推进校院两级英文网站建设等系列举措,全方位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大力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五)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办学保障

我们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不断改善软硬件条件,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系统融合升级、数据互通共享,通过基于大数据分析与服务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加大对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支持力度,加强图书馆、档案馆和艺术博物馆建设,完善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强化财务审计和国有资产管理,服务学校改革发展大局。

二是继续加强基本建设。学校将启动一批新建工程和维修项目,加大公共教室、体育场馆等教学科研设施维修改造力度,清理并调整各类办公用房,建立校园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全力打造“美丽武大”。

各位代表,思想力决定行动力。推进学校改革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汇聚广大师生参与改革发展的智慧与力量。学校将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以“三严三实”的作风,切实增强推进改革发展的本领和效能。学校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与反腐倡廉教育,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发展环境。学校将深化“美丽武大、文明珞珈”创建活动,努力打造卓越的校园文化,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树立奋发前行的精神旗帜。

各位代表,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始终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去年教代会承诺的“民生工程十件实事”已全部落实。今年,学校将继续以改善教学科研环境和师生生活条件为重点,抓好“民生工程十件实事”:

1.出台教职工福利发放范围和标准;

2.教职工在附属医院住院采取模拟医保(直补)结算;

3.实施教职工重大疾病互助工作;

4.完善网上报账系统,实行财务专员制度;

5.扩建校内停车位,校内核心教学区实行限时禁行;

6.启动大学生体育中心和游泳馆建设工程,推进体育场馆与体育设施的升级改造;

7.在校内学生宿舍实现WIFI全覆盖,打造移动信息化校园;

8.启动樱园学生宿舍等维修工程,进一步改善学生住宿条件;

9.推进实施校内家属区物业化管理;

10.完成文理学部集贸市场和信息学部超市建设。


各位代表,新常态孕育新机遇,新机遇带来新发展。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的脚步决不能停歇。让我们以更加昂扬的心志、更加进取的精神、更加果敢的气魄,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中迎难而上、不断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