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办公室专栏

武汉大学2015年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15-03-09

2015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争创一流为中心目标,以 深化改革为内在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大力促进内涵发展,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努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2015年,在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推进综合改革,努力构建科学有效的治理结构

1.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全面实施全员聘用制为主线,建立健全与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相适应的选人、用人、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试行新教师聘期制、管理与专技人员聘用制。对各类人员实行定编定岗与目标管理,建立考核结果与晋级晋升的关联机制。推进学术评价体系改革,完善职称评审代表作评价制度。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与使用机制,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激励和考核力度。探索适应新形势的薪酬管理体系,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制度。结合国家推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学校教职工养老并轨机制。

2.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实施学院(系)综合改革试点,推进以财务为主的校院两级管理向全方位的校院两级管理转变,学校重在对学院(系)进行干部管理、资源配置、目标考核、监督服务等宏观管理,进一步增强学院(系)的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能力。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布局和不同学科发展实际,合理调整财务系数、招生指标、公共用房等办学资源,引导学院(系)将主要精力和财力聚焦于内涵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3.优化学科布局。根据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要求和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在对全校各学科发展现状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办学资源,推进学科优化调整。按照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分类支持、动态调整的基本思路,构建学校支持学科发展新的体制和机制,着力提升学科的国际竞争力。

4.推进管理机构调整与职能转变。以调整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率、强化服务为目标,继续优化管理机构设置;重点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校园基本建设、校园环境以及学生宿舍、公共教室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管理,提高学校后勤保障能力与服务水平。建立管理部门综合评价与干部监督新机制,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二、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系

5.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决策议事制度,努力建设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协调一致、凝心聚力的坚强领导班子,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和议事效率。

6.全面贯彻实施《武汉大学章程》。加大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的宣传教育与贯彻执行力度,将依法治校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根据大学章程对学校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加快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进程,努力构建与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深入推进信息公开工作,完善民主管理,探索建立校友和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新机制。

7.发挥学术组织在学术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明确学术组织的职责,规范运行规则,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修订《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开展学校学术委员会换届工作。

三、瞄准世界一流水准,科学谋划学校发展

8.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系统梳理、深入分析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2015年力争完成各项发展指标(详见附表)。

9.科学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瞄准学校“2020年初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研制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化发展等专项规划。积极筹划“高等学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行动计划”申报工作,争取跻身于国家首批争创世界一流大学重点支持方阵。


四、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0.全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推进教育教学协同育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始终,构建教学工作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机融合的新体制。深入贯彻实施中央办公厅和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文件精神,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以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通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价激励机制等举措,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学生网格化管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

11.深入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以启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契机,加强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设,完善学院(系)教学状态评估,整体推进本科教育质量提升。以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指引,着力推进专业综合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育实践创新基地、工程实验教育中心等建设。积极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稳步推进保送生、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改革试点。加强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加强教学文化建设,引导教师热爱教学、投入教学。深化“三创”教育,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适时召开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大力推进医教协同医学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国际认证工作。

12.稳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按照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内涵发展思路,深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快形成分类培养与个性化培养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加大考核与分流力度,在部分学院试点本硕博贯通式培养。完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研究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产出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完善以质量为导向、与绩效挂钩的招生指标动态调控机制,完善博士生导师招生上岗遴选机制,强化导师的教育责任。推进“申请—审核制”等多种招生选拔方式改革。通过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和动态调整,着力构建科学的学位授权体系。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教学状态评估,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与外部监督体系。

五、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13.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与机制创新。以重大需求为导向、以机制创新为核心,重点推进“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和“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两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其它省级、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的建设,推动人才、团队、平台、项目一体化发展,努力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并力争获批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新突破。聚焦学术前沿,大力推进高等研究院、医学研究院等跨学科平台建设,积极筹建以新材料、新能源为重点的工程交叉研究高端平台。完善独立科研机构的运行机制。以质量为导向,完善符合国际标准和学科实际的学术评价、绩效评估和科研激励机制。

14.加强自然科学研究的组织策划。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为突破口,做好重大重点项目的组织策划。力争自然科学基金获批经费增长10%。瞄准国家和行业发展规划,统筹校内外资源,聚焦重点领域,培育和孵化一批国内外领先的重大项目,充分发挥学校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加强国防科技重大项目组织申报工作,扩大学校国防科技整体规模,拓展新的增长点。以高端人才计划为支撑,分梯次组建一批高水平科研队伍。以资质管理为基础,加强行业横向科技专项策划组织,增强学校的行业竞争力。

15.着力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重点实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力度,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和成果走向世界。继续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和特色学术领域建设计划”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振兴行动计划”,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坚持内涵发展,打造学术精品,做好重大成果的培育和推介工作。精心做好第七届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评审工作。

六、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努力提高社会贡献度

16.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学科优势和特色,整合优质资源,创新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进一步打造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珞珈新型智库”体系,着力发挥珞珈智库在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关外交中的重要功能。

17.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以高校科技成果处置收益改革试点为契机,策划重大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进校地共建产业技术平台,全面推进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遥感与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筹建武汉生物高分子工业技术研究院,完善技术辐射和成果转化链条。加大科技成果收集与筛选力度,积极推进有潜力项目的转化,加快项目产业化进程。继续加大大学科技园建设力度,着力开展科技服务,进一步发展产业联盟、服务特色产业。进一步发挥驻外研究院的外联外引作用。

18.提升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与效益。根据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要求,着力加强继续教育的质量和品牌建设。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的工作模式,优化继续教育办学机制,提高继续教育市场化办学能力和办学效益。强化行业培训优势,充分发挥师资培训中心和干部培训基地的示范作用。

七、深入推进国际化进程,大力提升国际影响力

19.统筹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国际化办学评价指标体系,将国际合作与交流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构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高端性、长期性引智工作,增加高层次和长期外国专家聘请数量,进一步改善外聘专家待遇。利用国际组织项目,策划和开拓三边或多边合作平台,拓展与世界名校的师生交流,鼓励师生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推荐优秀学生参与国际组织实习。加快全英文课程及项目建设。积极参与国际大学联盟及各类国际教育协会组织,提高学校国际知名度。推进校院两级英文网站建设,努力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20.积极发展国际教育。继续扩大国际学生招生规模,优化生源与学院分布结构。进一步改善国际教育学生的住宿条件,完善教育管理机制,提高国际教育的质量。继续办好孔子学院,充分发挥孔子学院作为国际交流平台的功能。积极探索海外办学的新渠道、新形式。

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办学保障

21.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分期实施的基本思路,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信息系统的融合升级,重点推进各类数据的互通共享。积极探索基于大数据的分析与服务,提高管理效率与教学科研服务水平。推动学生综合信息平台、产学研信息服务平台、财务信息平台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制定全校无线网络建设方案,重点完成学生宿舍区无线网络的覆盖,建设基于手机等智能终端的移动校园平台系统。启动第二期校园卡工程。

22.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制定《武汉大学建设工程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校园总体规划和年度基建计划,做好新项目前期规划设计,按期完成医学部双湖大楼、博士后公寓、人才公寓等工程建设,启动文科综合大楼、研究生科研大楼、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心等工程建设,启动老理学院、樱园学生宿舍等文物建筑及外国专家楼的修缮工程。完善实验室建设及仪器设备效益评价机制,加大对大型仪器设备的支持力度,拓展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体系。加强图书馆建设,进一步提高文献信息保障能力和信息服务水平。推进艺术博物馆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做好档案管理和服务。完善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数字出版发展步伐。做好体育场馆、消防设施、车禁系统建设和升级维护工作。清理、调整各类办公用房,完善办公用房和水电管理办法。建立校园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全力打造“美丽武大”。

23.强化财务审计和国有资产管理。发掘学校财力收入新的增长点,切实提高学校综合财力。服务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加大事业发展绩效奖励力度。实施财务管理绩效考核,强化财务约束,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加强财务精细化管理,盘活存量科研经费。继续开展国有资产清理清查,加强校办产业风险管控,推动校办企业资产上市。健全审计监督机制,加强建设工程审计及投资预算控制,做好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强化审计结果运用。

九、加强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凝聚力

24.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按照做好规划、加强培养、强化管理、综合考核的思路,优化中层干部队伍结构,提高中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通过开展分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加大在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加强基层党建理论研究等举措,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党员和学术骨干的榜样作用。加大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提高教职工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狠抓“八项规定”的落实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持纠正“四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强化执纪问责,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力度。

25.努力打造卓越的校园文化。继续以“美丽武大、文明珞珈”为主题,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进一步规范教师行为,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七大工程”,充分发挥武汉大学历史文化教育基地育人功能。推进“武大易班”建设,打造覆盖面广、教育资源丰富、服务应用齐全的大学生网络文化平台。进一步挖掘、培育典型人物,加大对院士、人文社科资深教授等著名学者学术成就、学术精神、育人品格的宣传报道。继续加大国际化宣传力度,探索建立与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新媒体传播机制。加大力度推进新媒体建设,创建新媒体中心,发挥新兴媒体舆论引导的主导作用。以体育课和群众性体育活动为载体,培育全校师生员工的体育精神,打造具有武大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

26.进一步改善民生。进一步做好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工作,开展教工棚户区改造规划工作。积极办理校内房改房“两证”,做好校外教职工住宅交房后周转房的回收工作和其它周转房的清理回收工作。推行家属区物业化管理,成立各片区业主委员会。完成教工住宅区和学生宿舍供电系统整合改造。积极推进教职工在学校附属医院住院模拟医保(直补)结算工作。加大教职工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服务教职工常态化,强化学生和教职工“一站式”服务中心功能。

27.推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做好维稳工作。充分发挥新建技防设施的作用,加强校园消防、交通和治安管理,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加强保密教育,严格监督、突出重点、服务大局,切实做好保密工作。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召开学校七届四次教代会。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在学校建设各个方面的积极作用。激发党外知识分子创造活力,切实抓好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进一步关心离退休教职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