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关于加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实施意见

文件字号:武大本字[2022]45号      发文单位:本科生院


全校各部门、单位: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研〔2022〕1号)、《武汉大学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武大党字〔2021〕125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就加强我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的办学理念,不断开拓创新,全面规划本科专业设置、完善本科专业结构体系、提升本科专业建设质量,着力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优势专业。

二、工作目标

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本科专业。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推进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创新一流的培养模式,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构建一流的课程体系,完善一流的保障机制,营造一流的育人文化,全面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培养具有坚定民族精神和开阔国际视野、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人格健全、知识宽厚、能力全面、能够引领未来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国家脊梁和领袖人才。

三、主要举措

1.不断强化课程思政,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全过程。依托武汉大学综合性大学优势和优良革命传统,充分挖掘各专业课程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科学精神等多个维度,优化专业课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技能传授的有机统一。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推动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人员双向交流,内容双向供给”,深入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形成具有武大特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

2.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顶层设计与宏观调控。设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控制学校本科专业总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实际办学情况,主动谋划、科学布局,有计划新增一批国家战略需要的新兴专业和学科交叉融合专业。结合各本科专业招生、分流及转专业情况,对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竞争力不强、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或与其他专业相似度高的本科专业,进行改造、停招或撤销,构建科学合理的本科专业结构体系。

3.创新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为契机,结合学校本科教育质量建设综合改革项目申报立项工作,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等多方面推进专业发展。各学院应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学校专业建设总体要求,创新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提升专业内涵。深入分析国内外专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积极鼓励创新,找准发展路径,不断强化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积极发挥一流本科专业的示范领跑作用,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持续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和新文科建设。聚焦前沿科技,把握社会思潮新动向及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推动传统工科、农科、医科和文科专业改革创新,探索“四新”理念下专业建设优化新途径和人才培养新模式。发挥学校多学科优势,调动学院办学积极性,推进弘毅学堂、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教学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建设。开设各类跨学科试验班,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关键核心领域提供人才支撑。

5.强化基础学科建设,深入推进卓越、拔尖人才培养。建设好“强基计划”专业,制定并落实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和完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推进学校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法治人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建设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引导学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着力培养有志于投身基础学科研究或从事与国家战略发展相关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6.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层面、多渠道、多类型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创新培养路径,深入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建设,优化教育教学资源分配。进一步健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着力推进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协同育人基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国际合作育人,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国内外联合培养,建设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试点,聘请国际知名教授和业界专家授课,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协同育人领域改革创新。

7.培育高水平专业师资队伍,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教师教学能力与发展培训,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体系,努力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一流专业教师队伍。引导更多优秀教师投入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坚定推进高层次人才为本科生讲授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准出课程。积极探索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建立跨学校、跨学院、跨学科的一流教学团队、虚拟教研室和教师工作室,遴选高水平教师担任负责人。完善基层教学组织管理制度,规范运行程序,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实行新教师助教制和预讲制,严格新教师上讲台准入门槛。出台基层教研活动指导意见,激发基层教学组织内生动力,促进教研活动常态化。

8.深入推进课堂教学革命,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遵循课程“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标准,不断更新课程建设理念和方式,积极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倡导开放、互动、共享的课堂形态,推动构建“教”与“学”新模式。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建设高质量专业准出课程和多样化的专业模块课程,打造“少、精、专”的专业核心课程,开设高质量、多元化的跨学院课程,搭建多学科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围绕课堂教学主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革新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特色化、示范化建设。鼓励开展小班教学研讨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

9.加强教材规划与编选审核,建设一流教材体系。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教材。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加强教材建设顶层设计,组织制定专业教材建设规划。大力推进校级教材基地建设,加快组织编写修订优势学科精品教材、紧缺领域特色教材,促进系列教材编写与研究。结合“四新”建设,推动教材内容和形式创新,建设满足教育信息化需求的数字化、立体化精品教材体系。抓实教材编写审核环节,加强教材编写培训研讨。落实校院两级教材审核程序,做好教材档案审核记录管理,强化教材审核把关责任,不断提高教材质量。

10.完善专业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强智慧教室建设,加大教学辅助设施投入,为教学活动提供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互动设施,依托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打造智慧学习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化、开放式、探究性学习。加强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重视实验室开放和资源管理,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实验教学环境。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保障实习经费持续投入,确保完成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目标达成。优化实践平台建设,用好大学生工程训练与创新实践中心,加强工程实践技能训练,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建立创新创业保障机制,为早期科研产品孵化提供场地和技术支持,满足本科生创新创业团队各项需求。

11.践行一流质量标准,培育卓越质量文化。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健全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制定并落实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质量标准,强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对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性和达成度、毕业要求达成度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周期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不断优化质量标准及培养环节,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推进人才培养质量跨越式提升。积极参加专业认证、国际评估等多种形式的外部评估,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卓越质量文化。

四、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专业建设责任体系。本科生院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确保专业建设举措整体推进。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围绕专业建设要求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形成合力、系统推进。各学院要严格落实专业建设主体责任,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运行,科学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2.制度保障。进一步理顺校院两级专业建设管理机制,完善各类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学院专业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学院专业建设活力。按照“全覆盖、有特色、重实效”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基层教学组织设置,强化职责职能,建立可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

3.经费保障。对一流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一流专业建设规划调整、资源配置、经费支持的重要依据。学校根据各专业本科教育质量建设综合改革项目的立项及结项情况,划拨各专业建设经费。学院应根据各专业建设的实际需求情况,给予配套经费支持。

武 汉 大 学

2022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