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关于向李德仁同志学习的决定

文件字号:武大党字[2024]74号      发文单位:党委宣传部


全校各分党委、部门、单位:

2024年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李德仁教授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习近平总书记同他亲切握手,向他表示祝贺,为他佩戴奖章、颁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这是李德仁院士的荣耀,也是武汉大学的荣光。

李德仁同志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忠诚、责任与担当。作为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他一直致力于提升我国测绘遥感对地观测水平。他攻克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解决了遥感卫星影像高精度处理的系列难题,带领团队研发全自动高精度航空与地面测量系统,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守在教学科研一线,为党和国家培育了大批杰出人才,桃李满天下。他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李德仁同志是全国科教工作者践行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的典范,是武汉大学全体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学习的楷模。为此,学校党委决定,号召全校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开展深入广泛向李德仁同志学习的活动。

要学习李德仁同志坚定信仰、心有大我的家国情怀。李德仁同志忠诚于党,不负人民,牢记“爱我中华,兴我家邦”的家训,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辈子为国家服务”“不仅要低头做学问,还要抬头看方向”。博士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多家国外机构的高薪邀约,毅然回国,他这样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家是有国家的。”在他的心中始终有这样坚定的声音:“科学是要为国家服务的”“一辈子为国家服务”。他学成归国后,所有研究都是围绕富国、利民、强军三大需求展开。他常教导青年人,做科研工作要用小钱办大事,要将国家需求放在第一位,要致力于解决国家的重大问题。他秉持“在测绘遥感领域要有中国人自己的数据”的信念,铸就了一个又一个科技教育的辉煌。

要学习李德仁同志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他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坚持聚焦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了我国测绘学科的发展,带领武汉大学在遥感对地观测领域形成了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创新团队,推动“遥感科学与技术”成为一级学科,使我国遥感学科名列国际前茅。创立了误差可区分性理论和粗差探测方法,解决了测量数据系统误差、粗差和偶然误差的可区分性百年难题;在硬件条件受控的情况下,他和团队通过不懈自主创新大幅提升了我国遥感影像的定位精度,攻克了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为我国卫星遥感从有到好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研制的我国自主可控的3S集成的测绘遥感系列装备和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引领传统测绘到信息化测绘遥感的根本性变革。他推动并共同主持“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建设,引领我国自主可控的对地观测体系的跨越式发展。2022年起,李德仁带领团队不断探索,矢志集成创新,开创性推进“东方慧眼”智能星座。2024年2月,“东方慧眼”星座首星——高分01星成功发射。他作为牵头人联合多位院士专家,向国家提出一系列极富远见的意见建议,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取得了重大成效。

要学习李德仁同志乐教爱生、奖掖后学的育人风范。他说,“我最本质、最喜欢的是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导师,我的责任是传承学问,培养下一代的接班人。”他还说:“我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在测绘遥感领域内外各有建树。这是他们勤奋努力的结果,也是我为之高兴的最大成果。”他坚守教育初心,扎根三尺讲台,坚持数十年给本科生上基础课,成为全国育人佳话。他倡导“读书、思维、创新、实践”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到学科交叉前沿刻苦攻关,共培养百余名博士,其中5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多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多人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校教授。他说“现在我们的科研团队可以和国际测绘巨头平等对话,有人说这是我们最大的成果。但我觉得培养更多创新人才,让测绘科学后继有人,才是我们永恒的课题。”

要学习李德仁同志不懈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为国家创新到老,是他毕生不变的追求。他“不停歇地思索,不停歇地创新,不停歇地奋斗”,专业学习从未停歇,内心的梦想从未熄灭。要读书,且勤于思考,不停歇地创新——这既是李德仁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对年轻人的期许。尽管已85岁高龄,他依然奋力耕耘在教学、科研一线。他淡泊名利,对党、国家和民族无私奉献。多年来,他把自己获得的国家级奖励金拿出来捐给学校。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他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将800万元国家奖励全部捐给学校“王之卓创新人才基金”“朱裕璧医学人才基金”等。他说:“支持对创新人才培养,这是应当做的事情!”

学校党委要求全校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要向李德仁同志学习,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大学参加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锚定2035年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目标,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接续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

2024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