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武汉大学极地多学科交叉研究发展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件字号:武大科理字[2024]5号      发文单位: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全校各部门、单位:

《武汉大学极地多学科交叉研究发展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学校2024年第1次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将予以印发实施。

各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找准目标定位、凝练重点任务、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极地研究的政策支持,推动学校更好服务国家极地战略,努力为国家极地科学考察事业再立新功。

特此通知

武 汉 大 学

2024年3月12日

武汉大学极地多学科交叉研究发展

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转化为奋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生动实践,持续支持我校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多学科交叉研究,将我校极地研究团队打造成服务于国家极地事业的重要科技力量,形成如下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极地多学科交叉研究发展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专项工作各项计划的实施。领导小组的组成如下:

组 长:张平文

副组长:沈壮海、龚威

成 员: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人事部、财务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国际交流部、后勤保障部、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等单位负责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由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兼任。

二、建设目标

面向国家可持续发展重大需求和国际极地科学前沿,以建立一个大平台为抓手,凝聚形成一个大团队,产出一批大成果,支撑我国极地科考大事业。以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为主要依托单位,整合校内相关学科力量,以极地为主题提出并建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立自主可控的空-天-地-海极地观测网络,解决全球关注的极地重大科学问题,贡献极地治理中国方案,传播和平利用极地的中国主张,建成国际一流的极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三、重点任务

(一)助力推进一流学科体系建设。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国之大者’,接续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勇攀科学高峰”的殷殷嘱托,依托支柱学科,更加有力汇聚多学科力量,建设好服务南北极科学考察和研究任务的学术学科平台。积极探索和完善交叉学科发展体制机制,建好极地环境监测与公共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优势学科带动其他学科集群式发展,助力构建结构协调、互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一流学科体系。

(二)全力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殷殷嘱托,坚持“四个面向”,积极推进有组织科研,谋划空天地海协同感知重大基础设施立项,打造自主可控的极地空-天-地-海观测平台,提升极地环境感知和综合探测能力。建立我国自主的极地微生物及其基因资源库和信息库,搭建极地生物安全评估体系和平台。

(三)倾力为国家极地科学考察事业再立新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参加南北极科学考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的殷殷嘱托,发挥好学科综合优势,建立有组织开展极地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长效机制,重点建设极地跨学科研究团队。加快培育一批极地科学考察、研究、政策、法治与极地治理等方面高素质人才,建设极地研究领域、极地治理领域、地球空天信息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师资队伍,加强中国极地治理高端智库建设,为国家极地科学考察事业提供智力支撑。持续组织骨干力量参加南北极相关科学考察和研究任务,以大平台、大团队、大成果支撑国家极地科考事业。

四、预期成效

(一)依托极地环境监测与公共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汇聚多学科力量,形成大团队,把极地科研团队打造成武汉大学文、理、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典范,产出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极地环境监测与公共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建设期评估,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特色。

(二)突破极地空-天-地-海协同观测和综合探测的核心关键技术,使武汉大学成为我国极地测绘遥感先进技术的发源地和核心支撑力量,逐步建成自主可控的极地空-天-地-海观测平台,建成我国一流的极地微生物及其基因资源库和信息库。

(三)形成有组织开展极地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长效机制,建成极地跨学科研究团队,培育一批极地科学考察、研究、政策、法治与极地治理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打造一支极地研究领域、极地治理领域、地球空天信息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师资队伍,巩固并进一步提升武汉大学在我国极地科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五、工作举措

(一)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人才引育。加大顶尖学者和战略科学家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实施“弘毅学者”计划、战略科学家引领工程、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汇聚工程。加强与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引进渠道,持续引进优秀人才;通过建立“靶向引才”机制、特殊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等举措引进急需人才。

2.着力培养青年教师。开展“青年教师重点培养计划”和“青年学术骨干重点扶持计划”,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访问交流,开展合作研究,重点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

3.营造干事创业人才成长环境,强化有组织科研和学科交叉研究,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实施创新团队建设计划,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创新人才培养

1.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和品位的“大先生”。弘扬黄大年精神,努力将武汉大学极地研究团队打造成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将《走进极地》通识课建设成学校核心通识课,打造成我校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邀请国内外极地领域的专家授课,结合在三极建立的考察实践基地,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极地研究人才。

3.加强关键领域人才培养,建立空间信息领域国际科技与人才培养中心,加快推进一体化数智人才培养。支持与极地领域的国际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和学生联合培养,着力培养更多高水平国际化人才。

(三)广泛合作交流

1.推动学校与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局等极地相关主管部门签订极地战略合作框架,建立武汉大学持续参与我国极地事业的长效机制。

2.积极争取科技部、基金委、军委科技委等相关部委及湖北省、武汉市等地方政府支持,策划并推动以极地为主题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自主研制极地卫星及载荷,逐步形成自主可控的空-天-地-海极地观测能力。

3.推动我校与极地相关国际组织和极地考察重要门户国家的紧密合作,通过国际合作渠道参与极地考察;积极推荐我校科研人员在极地国际组织担任重要职务;支持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到国外相关知名极地研究机构深造和交流。

4.支持每两年在我校召开一次极地交叉学科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将其打造成极地领域的国际会议品牌,不断增强武汉大学在国际极地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四)支撑条件保障

1.人员编制:增加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行政管理和极地考察(实验技术系列)岗位编制各1名,解决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管理服务人员不足和极地考察实验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

2.人才支持:加大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人才引进力度,支持从国际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引进极地及相关领域高水平人才,组建极地大团队。近三年对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引进的卓越博士后、教研系列岗位、高层次人才,按照各层次人才经费支持上限,由学校全额负担工资待遇并由发规办保障科研启动经费;在职称评审中,近三年参加南北极考察的教师减免50%的教学工作量要求。

3.经费保障:包含人员经费、运行经费、双一流建设经费。人员经费按人事部政策核定,运行经费、双一流建设经费从中央专项经费预算列支,其中运行经费三年总计不低于100万,双一流建设经费三年每年不低于100万元;同时按新的实体科研机构管理办法,科研管理费50%部分补充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运行经费。此外,近三年每年在学校自主科研项目中设置极地多学科交叉研究发展专项和极地研究高端智库培育专项,支持学校极地相关学科组建交叉研究团队,持续开展有组织的极地前沿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研究,为策划和争取大项目开展预研和先导性研究,逐步建立武汉大学极地研究高端智库。

4.研究生指标:向教育部申请极地特色人才培养的专项研究生指标,近三年内每年为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每位上岗博导配置1个博士生招生指标(含科研博士),每位上岗硕导配置2个硕士生招生指标。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压实上岗导师责任,“用国家的大事业磨砺青年人的真本领”。

5.场地设施:在信息学部星湖大楼一楼右侧平台建设极地广场,在星湖楼一楼大厅建设电子展示屏,持续开展“武大极地科考”系列宣传。在万林艺术博物馆设立极地科普馆,支持开展常态化的极地科考藏品征集和展览宣教活动,建成武汉大学极地科普教育基地和招生宣传特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