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实施意见

文件字号:武大本字[2024]36号      发文单位:本科生院


各教学单位: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和《以课堂为中心 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意见》(武大本字〔2021〕40号)精神,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按照“全覆盖、有特色、重实效”的原则,进一步规范组织设置,强化职责职能,完善可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落实改革任务,建强基层教学组织,实现本科教育教学的内涵式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的跨越式提升,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目标

根据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建设好适应新时代发展所需的基层教学组织,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石作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及机制,推动基层教学组织活动开展常态化;激发一线教师深入参与教学、潜心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教学质量主体意识,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培育形成全校上下重视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的教学质量文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工作举措

(一)规范组织框架

1.根据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需要规范系、教研室(含虚拟教研室)、公共课部(中心)、实验教学中心、课程组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

2.优化基层教学组织设置,统筹规划,确定每门课程、每位任课教师的基层教学组织归属。

(二)明确组织职责

教学基层组织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及办学实际明确职能定位,以规范教学活动、落实教学任务、开展教研活动、推动教学改革。不同形式的基层教学组织主体职责应各有侧重,具体可包含但不局限于:

1.支撑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与修订,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明确课程目标,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明晰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映射关系。

2.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持续推进优质课程和优秀教材建设。重点加强公共基础课、跨学院公共基础课、大类平台课、专业必修课等课程建设;编写高质量教材、数字课程和指导用书;开展融课程、教材、教辅资料、课件、试题、作业、案例等一体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建设。

3.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梳理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大纲设计、教案编写、课堂讲授、实验实训、作业论文、考核评价等教学环节,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与研究成果。

4.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定期研讨制、新教师上讲台准入制等制度。注重教学梯队建设,制定教师培养计划,对青年教师实施教学指导,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定期开展听课、观摩、评课、教学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活动,形成氛围融洽、能力互补、开放共享的基层教学组织文化。

5.抓实日常教学管理。科学执行人才培养方案,认真落实教学任务、教材选订。履行课堂质量主体责任,抓实备课、授课、课后反思、作业批改、辅导答疑、考试考查、实验实习(实践)、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档案归档等主要教学环节。

6.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工作,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达成毕业要求,实现学生发展。所有教师在授课期间均应面向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原则上每月不少于四次。

7.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数智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等,推进教与学的深刻变革。组织好各级各类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项目申报与实施,及时固化教育教学成果并积极应用与推广。

8.完善可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规范并落实各教学环节教学质量标准,对人才培养过程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综合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不断优化质量标准及培养环节。

(三)完善工作制度

1.建立并优化工作管理制度,包括完善的议事决策、教学过程管理、教学研讨活动、教学改革研究、青年教师培养、备课听课评议、教学质量督导和考核评价等基本管理制度。

2.制定并落实各项教学规范,规范课堂教学活动、加强教学档案资料存档、修订教学大纲、更新课程教学内容、规范教案编写体例等。

(四)加强组织运行及考核

1.各教学单位应指定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明确负责人的职责任务并给予相应待遇。加强日常规范管理,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基层教学组织活动,完善基层教学组织长效运行机制。

2.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为本科生授课,严格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开展教学质量常态分析及反馈工作。

3.各教学单位从日常管理、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质量监控、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对基层教学组织进行年度综合考核。年度考核优秀的基层教学组织及负责人,各单位给予适当奖励,在职称晋升、教研项目立项、教学评优评奖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四、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基层教学组织是落实人才培养中心任务的组织保障。各教学单位要把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摆在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对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领导,统筹规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切实做到有规划、有部署、有执行、有检查、有考核。

2.加强条件保障。各教学单位是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主体,应落实主体责任,为基层教学组织提供一定的条件支持,包括政策倾斜、经费支持和必要的工作条件与环境,确保基层教学组织有序运行。

3.注重建设实效。探索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新形态、新机制、新方法。总结好成果,凝练好经验,加强宣传推广。学校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和管理情况作为各教学单位教学督导专项检查、教学评估等的重要指标,同时推荐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参加评选省级、国家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原《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实施意见》(武大本字〔2022〕26号)即废止。

武 汉 大 学

2024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