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武汉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1+3”系列文件的通知

文件字号:武大本字[2023]45号      发文单位:本科生院

武大本字〔2023〕45号

关于印发武汉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1+3”系列文件的通知

各有关部门、单位:

武汉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1+3”系列文件已经学校2023年第十一次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武 汉 大 学

2023年7月18日

武汉大学关于新时期加快本科拔尖创新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研〔2022〕1号)和《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文件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现就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我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促进本科拔尖创新人才更快更好成长,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及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紧紧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重点,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初心使命,贯彻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驱动理念,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优化人才战略布局,全面推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充分发挥武汉大学基础研究扎实、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氛围浓厚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优势,汇聚全校优质资源和力量,强化有组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注重顶层设计,创新育人模式,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培养体系,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努力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期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人才基础。

二、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建设和完善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武大风格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要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包括大学者、科学家、教育家、工程师等。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全球重大科技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问题,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基础学科特别是基础理科、基础医科和基础文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等全链条有机衔接,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未来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医学科学家和哲学社会科学家。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水平科研平台作用,以加快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为目标,努力造就更多青年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加大新工科人才培养力度,探索实行校企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满足我国制造业发展需求而大力培养卓越工程师。

三、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建立中国式现代大学本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弘扬科学家精神,大力发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合作的协同精神。完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中国精神于一体的通识课程体系,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强化学生重品德、肯担当、有作为的价值追求和使命驱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内生动力。

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全面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提升专业课程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机制不断健全,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真正实现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实践之中,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二)重内涵——把握关键要素,提升培养质量

推动专业、课程、教材、课堂等全要素改革,全面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与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学科发展前沿态势相衔接,主动增设国家急需的战略新兴专业和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积极把学科发展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加强专业建设,以“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强化专业特色,促进优势专业改革升级,推进专业建设质量的综合提升。深化大类培养改革,在202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实施“3+X”大类培养模式,探索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机制。

持续提升课程建设内涵,加强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狠抓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将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内容,科学梳理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有效衔接。充分发挥教材育人功能,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学科等重点领域,有组织开展教材研究与建设,督促和保障一流教材进课堂,强化价值引领,推动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课堂教学制度建设,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严把课堂教学出口关,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课堂教学支撑。

(三)重协同——围绕战略需求,促进融合发展

创新校内多学科协同育人模式,持续贯彻“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理念,把握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要求,强化文科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探索文科专业人才培养育人新生态。建设开放型、多学科培养平台,面向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新兴工科专业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医学跨学科人才培养,促进知识体系的丰富完善,聚焦学科发展前沿,大力培养创新型高层次医学专业人才。立足时代变革和国家战略需求,促进强强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谋划跨学科试验班等人才培养改革路径,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建设。

拓宽校、企、社协同育人渠道,紧扣现代化建设需求,持续创新教学组织形态,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加强校企协同、校社共享合作育人,构建协同培养模式,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促进科教深度融合,探索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协同发展,积极打造科教协同育人平台,统筹推进、系统建设,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互生互促、协同发展,切实形成融合优势。

(四)重引领——注重大师领衔,提高育才水平

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跨领域集聚一批师德高尚、热爱教育、造诣深厚、胸怀使命的大先生、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发挥大师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实现对拔尖学生的精神感召、学术引领和人生指导。进一步落实教授、高层次人才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强调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培育德才兼备的高水平教学师资队伍,树立先进教学典型,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引领及组织作用,促进科研反哺教学,采取多种举措助推新进教师成长。

努力打造一流的教学团队,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鼓励在传统课程组、教研室基础上建设一批虚拟教研室,增强跨学科团队合作,形成一流的育人氛围,助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强化朋辈榜样效应,建立朋辈互助机制,搭建深度交流学习平台,挖掘优秀的同学、校友资源等朋辈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动作用。加强高水平教育教学资源引领,强化高水平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积极打造“精品化、差异化和国际化”的优质教学资源库,推动前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校所“一体化”育人平台,积极探索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建设新路径,实现高水平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新突破。

(五)重基础——夯实基础知识,深化教学改革

提升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根据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际需求,加大公共基础课程比例,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对学生数理知识和素质能力的综合培养。推进“产出导向、听说优先”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打造“金课”,规范课程管理,杜绝因人设课。

积极建设高质量跨学院公共基础课程,拓宽学习口径,夯实基础知识。在基础前沿领域奋勇争先,打造前沿化、综合化、立体化的专业核心课程,构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探索智能教育教学新形态,加强教育数字化建设,开展线上课程、数字教材、虚拟仿真实验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持续打造具有武大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自主品牌——珞珈在线网络教学平台。

(六)重冒尖——营造育人氛围,

着力打造“重冒尖”的育人环境,积极开展“大中衔接”,探索推进“本研衔接”。树立系统化、贯通式、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观,对于不同成长需求的学生规划个性化发展路径,提供促进其特质发展的优质环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个人潜能,使其天赋潜质得以充分挖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化工作理念,拓展工作机制,“选优”“培优”“推优”多措并举,完善选拔和评价体系,在二次选拔、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做好“偏才”“怪才”的甄选和培养,真正让“偏才”“怪才”发光。

加大对“冒尖”学生的教育资源支持力度,配备一流教学师资,提供一流数字化资源,营造一流学习氛围。完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学分制的灵活性,鼓励跨学院、跨学科交叉学习,允许学生根据兴趣和学术专长选修课程,扩展学生发展空间。设立本科荣誉学位,增设富有挑战性的荣誉课程、学科前沿课程,强化高标准科研训练及专业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加入一流学者的研究团队,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实现学生知、情、意、行全面成长。

(七)重创新——变革体制机制,强化创新意识

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根据学生个性化、立体化发展需要,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培养模式变革,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培养的强大动能,以优质的资源供给、服务供给和完备的组织体系,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增强拔尖创新人才竞争力,不断提升培养质量。

坚持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构建融实体课堂、课外活动、线上课堂和实习实践为一体的“四课堂”联动教学体系。打造一批优质实验实践课程,建设一批高质量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实践创新能力训练。进一步完善科研训练、学科竞赛体系,建好用好各级各类实验实践平台,鼓励各类实验室资源面向本科生开放,为学生提供高质量创新实践指导与培训,着力提升实践育人质量,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八)重交流——增进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影响

增强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完善合作机制,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积极打造深度交流协作项目,合作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协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推进育人模式改革,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力争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新成效,携手共促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高质量发展。

深化与国际高校交流合作,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切实融入全球化趋势并适应未来发展,着力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积极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办学力度,鼓励学院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合作开展学术研究、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不断扩展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积极延揽国际顶尖学者,加快国际化一流人才引育,邀请境外高水平师资来校授课,持续引入国际优质课程资源。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和论坛,推进科教平台国际交流合作,探索与世界一流大学双向交流的教师访学、学生交流机制。

四、全面加强保障工作,推动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稳步前进

(一)加强组织保障

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教育责任体系,学校层面统一领导,做好顶层设计、整体布局和总体规划。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做好政策解读和工作指导,为加快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教学单位落实人才培养主体责任,统筹推进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各项举措并认真执行到位。

(二)完善条件保障

加大本科教学各环节政策、经费、资源、服务等支持力度,特别是围绕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在招生、培养、师资队伍聘任和考核等环节实施特殊政策,给予更多资源倾斜,充分向人才培养主体单位授权。加强教育教学数字化建设,完善适应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教学基础设施配套,营造多功能智慧化教学环境。提升拔尖学生学业奖学金额度,提高拔尖学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比例,打造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绿色通道。

(三)夯实机制保障

深入实施“特区”计划、“选育”计划和“导航”计划,建设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家级、校级、院级特殊区域,从招生阶段起选拔最优秀的学生进行培育,引导最优秀的学生投入到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领域的学习中。加强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优化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结构布局,构建本科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路径。进一步健全“小班化”“个性化”“动态化”和“书院制”“导师制”等机制建设,集中优质师资和教学资源,加强小班化教学、精细化管理,实施“一班一策”“一人一策”,加大本科生进校后的二次选拔力度,有力促进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跨越式提升。

(四)健全评价保障

完善“以学为中心”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保障制度。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加强学生本科阶段学习情况的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完善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双轮驱动评估模式,坚持开展学院本科教学状态评估、专业评估等内部评价,积极参加审核评估、专业认证等外部评价,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长效改进制度,持续推进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武汉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学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

基础学科特别是基础理科、基础医科和基础文科人才培养,事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事关人民生命健康,事关国家战略安全,事关民族复兴伟业。为加强基础学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根据《武汉大学关于新时期加快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和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奋力践行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十四五”期间保持基础学科本科专业招生规模稳中有升;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和“强基计划”完善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具有武大特色的基础学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动“课堂革命”、“学习革命”、“质量革命”,使更多基础学科本科专业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培养未来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医学科学家和哲学社会科学家,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奠定基础。

二、近五年重点建设任务

1.实施“特区计划”,建立5个基础学科本科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校级特区,深入实施“三化二制一保障”,即小班化、个性化、动态化、导师制、书院制、资源倾斜,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特区的保研率。

2.建立50个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生源基地,推动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向中学延伸,发现和吸引具有钻研基础学科潜质和志向的中学生“优秀种子”,探索优秀中学生特殊选拔机制。

3.通过“引育并举”建立5个由顶尖学者领衔,高层次教学、科研人才云集的教学团队,顶层设计、全面参与基础学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4.立项建设25个基础学科本科专业一流核心课、示范课堂。建设好基础学科本科专业已获批的50门国家级、42门省级一流课程,规划出版15本反映国际学术前沿、国内高水平成果的基础学科本科专业高质量教材和习题集、案例库、实验指导等教学辅助用书。

三、具体建设举措

(一)强化育人成才新导向

1.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课程思政,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注重科学精神、科研诚信和科学伦理教育,引导学生坚韧不拔、探索未知和服务国家。加强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训练,鼓励创新性、设计性试验和实验,激发好奇心,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从解题转向发现和提出问题,从模仿转向创新。

(二)完善选才鉴才新机制

1.优化招生结构,根据学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需要,保持基础文科专业招生规模稳定,适度扩大基础理科专业和基础医科专业招生规模。

2.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模式。优化基础学科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夯实优质生源基础。促进学校与高中人才培养紧密衔接,面向中学生开设基础学科先修课,激发优秀中学生对基础学科本科专业的兴趣和志向,探索学校和高中联合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新机制。探索优秀中学生特殊选拔机制,推进基础学科中学生英才计划。

3.实行“选育”计划,优化拔尖学生选拔录用机制,针对“中学生英才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和“强基计划”,选拔一批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且综合素质优秀的青年学生。针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合理调整高考招生与进校二次选拔人数比例,适当增加二次选拔人数,完善动态进出机制,做好阶段性考核、分流和学业预警。针对“强基计划”,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调整机制,做好综合考核、科学分流,完善本硕转段衔接机制。

(三)开拓专业建设新局面

1.优化专业结构,夯实基础学科本科专业建设。加大对基础学科本科专业建设的支持力度,稳定支持立足前沿、自由探索的基础学科本科专业。改善基础学科本科专业发展生态,促进数理化生等基础理科本科专业发展,扶持“绝学”、冷门专业。加强基础医科本科专业建设,深入推进基础与临床融通的整合式临床医学,进一步完善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系统推进哲学、历史学基础文科本科专业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专业体系。

2.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创新优化基础学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革新教育理念,吸收海内外最新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成果。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学术前沿和学校实际,深入开展“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持续推进基础学科本科专业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3.统筹建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和“强基计划”专业,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和强基计划学生的一体化培养,有效提高学校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4.实行“导航”计划,充分发挥顶尖学者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师选聘、核心课程和教材建设、创新培养方法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加强对基础学科本科专业学生的精神感召、学术引领和人生指导,激发学生学术兴趣和创新潜力。

(四)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1.完善符合基础学科本科专业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的大类培养和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机制。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平衡的培养体系,注重夯实知识和能力基础。推动建设跨学科课程,设立跨学科研究课题,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参与跨学科学习和研究创造条件。

2.建立健全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培养流程,完善政策沟通、方案互通、课程互联、环节融通、路径畅通的体制机制。统筹制定培养方案,构建模块化、递进式课程体系,集成教学资源,探索形成衔接有序、逐级递进、渗透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导师制与学分制改革,强化科研引领和学业指导,促进学科交叉和知识融合,激发学生学术兴趣和创新潜力。

3.推动建立科教融合、产教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学校和科研院所全链条、融合式协同培养的有效模式。充分利用学校重大科研项目和高水平科研平台资源,注重吸纳基础学科本科专业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推进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加大学校与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及科技领军企业合作力度,增加高水平实践机会。促进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体系,选拔并资助学习能力突出、有科研基础、有意愿投身基础学科研究志向的学生,支持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探索性实验,开展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和非共识创新研究。

4.健全基础学科本科专业学生国际联合培养机制,强化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与交流。定期举办基础学科拔尖学生“成长伙伴”国际暑期学校,拓宽学生国际交流合作渠道,创设学生接触顶尖学者机会,搭建拔尖学生前沿学术探索平台。建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过“第三学期”加大引进一流国际师资、课程力度,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全面提升基础学科本科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五)塑造教学资源新形态

1.深入实施公共基础课课程改革,提高数理课程教学标准和培养要求;建设高质量跨学院公共基础课程,拓展学生基础知识;强化学术训练和科研实践课程建设,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深入实施“101”计划,科学设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组建高水平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基础学科本科专业的一流核心课程,倡导专业课采用中英文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讲授学术前沿最新知识、最新技术和最新方法。实施基础学科本科专业教材编修计划,建设反映国际学术前沿、国内高水平成果的基础学科本科专业一流核心教材。

3.加强核心课程教学质量监测与管理,严格课程准入门槛,提升核心课程教学质量,建构学生“底宽顶尖”的金字塔知识结构。建好校级教材研究与建设基地,积极推动基础学科本科专业教材系列化、体系化建设,落实国家事权,强化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持续增强教材育人功能。

4.推进教育数字化,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加强珞珈在线教学平台建设,打造线上教学品牌,建设一流的基础学科本科专业线上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创新教材呈现形式,构建数字化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表现力丰富的新形态教材。努力为基础学科本科专业学生营造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资源和学习环境。

(六)构建师资队伍新格局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2.进一步加强基础学科高端人才引育力度,汇集国际顶尖学者。实施“弘毅学者”人才发展体系,形成一流人才方阵,为学校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实施战略科学家引领工程,发现、培养和引进一批院士、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等战略科学家,全力支持他们担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首席教授。实施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汇聚工程,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加强基础学科、交叉学科人才团队建设。依托国家项目精准引才,加大基础学科本科专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挖掘、培养一批具有学术潜力和创新活力的青年人才。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3.构建提升基础学科本科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体系,培育德才兼备、造诣深厚、扎根教学的大先生。优化基础学科本科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创新用人机制,选树基础学科本科专业教学名师和示范性教研室,聘请科研院所优秀人才参与本科教学。充分利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针对性强的基础学科本科专业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立符合基础学科特点的教师评价机制,探索长周期评价、国际同行评价、岗位绩效评价以及团队评价、交叉学科评价等。

(七)优化科学评价新制度

1.健全中长期质量评价及持续改进制度,推动评价结果与要素投入、政策调整等联动,形成“目标—培养—反馈—改进”闭环。在学院状态评估、专业评估、毕业论文抽检等工作中注重基础学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估。

2.建立学生成长周期评价机制,推动人才培养全过程纵向评价、多要素横向评价、全周期多维评价。建立基础学科本科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监测和成长服务平台,根据质量评价和反馈信息持续改进培养模式。

3.探索设立符合基础学科本科专业学生培养特点的评价指标,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引导学生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敢于大胆质疑,敢于挑战科学极限。


武汉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急需本科

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关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发改社会〔2021〕261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发挥我校培养国家急需人才主力军作用,优化专业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着力发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新兴专业,根据《武汉大学关于新时期加快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与方法,进一步推进科教融合与产学研合作。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

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结合我校综合性大学优势及学科建设基础,根据《武汉大学学科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0年)》文件精神,针对相关急需学科领域,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精度,拓展复合交叉维度,强化科研支撑力度,加快人才培养速度,推进急需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二、近五年重点建设任务

1.增设5个国家急需的战略新兴专业和学科交叉融合专业。

2.设立15个国家急需领域的跨学科试验班。

3.建立15个国家急需领域的跨学科教学团队、虚拟教研室、教师工作室。

4.建设80门国家急需领域的跨学科优质课程,遴选80门高质量跨学院选修课程。

5.编写修订15本国家急需领域的跨学科高质量教材和习题集、案例库、实验指导等教学辅助用书。

6.建设15项国家急需领域的跨学科数字教材、在线开放课程等跨学科数字化教学资源。

三、具体建设举措

(一)树立担当奉献精神,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2.加强学生就业价值引领,培养学生重品德、肯担当、有作为的人生导向。积极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为学生持续提供专业学习、科研信息、文献保障、朋辈交流等服务,引导学生将远大理想和奉献精神相结合,鼓励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岗位建功立业。

3.着力推进国家急需领域高质量人才的精准输送,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与国家急需领域行业、企事业单位等的交流合作,搭建实习实训、实践创新、科研训练、产学合作等多样化人才培养平台,完善急需领域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从人才强到国家强的发展新路径,打造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二)优化急需专业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1.根据学校办学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建设前瞻性战略部署,重点布局一批国家急需的战略新兴专业和学科交叉融合专业。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特别是“卡脖子”问题,解决“高精尖缺”领域人才短板问题,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将国家急需领域相关专业纳入重点支持方向,在人才培养相关政策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并加大支持力度。

2.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双一流”建设,进一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探索专业发展新途径和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弘毅学堂与前沿交叉研究院的结合,不断加强学科交叉人才培养。鼓励创办跨学科试验班,办好PLE(哲学、法学与经济学)试验班、PPE(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试验班、涉外法律人才试验班、国际传播人才试验班、人工智能试验班、数字文化本硕博贯通试验班、碳中和本硕博贯通试验班等跨学科试验班。

3.示范引领战略新兴领域学科专业建设,在数字人文、计算社会科学、能源与碳中和、新材料与高端制造、水资源与生态环保、深地深空等国家急需领域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进一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数据驱动领域的人才需求,构建数据科学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发现、开发和实现数据价值能力的数据科学领域科学家,培育一批在学科交叉前沿与未来技术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多学科融合教学团队

1.积极拓展人才引育渠道,。持续在全球范围内引进高水平师资,设立专项人才招聘通道,给予政策及资源支持,重点引进对接国际学术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2.面向本科人才培养需求,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充分整合现有教师资源,建立跨学校、跨学院、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发挥校院两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动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训,形成层级清晰、特色鲜明的教师梯队。

3.推进校企联合培养,加大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教学力度,组建校企教学团队,重点引进和开设急需领域前沿课程,提升创新创业教学质量。

4.强化大师引领作用,鼓励学科带头人讲授国家急需领域专业课程,促进教师将科技前沿研究成果反哺教学。加强教师队伍考核,继续推进高层次人才为本科生讲授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准出课程。

(四)构建交叉学科教学资源库,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1.聚焦国家急需领域相关课程建设,强化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规范课程管理,打造高质量课程,构建科学化课程体系。面向国家急需专业,组建跨学科课程团队,加强交叉学科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丰富优质课程资源库,推进课程改革创新。

2.大力推进交叉学科教材建设和管理,坚持以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为驱动,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鼓励高水平专家和优秀教师融合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紧跟时代步伐,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甄选国内外高质量教材,淘汰过时的教材用书。推动教材数字化建设,主动开发新形态教材,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拓展内容,增强教材资源表现力和吸引力,强化教材育人功能。

3.深入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针对国家急需学科领域,积极开发丰富且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加强资源共享。促进教育教学环境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积极建设数字校园、智慧教室、虚拟实验室、教学平台等,不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

(五)强化跨学科科教协同育人,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1.围绕培养国家急需人才目标,坚持改革引领,大范围、深层次进行跨学科科教协同育人探索,充分利用校内外高水平科研平台及重大科研项目,推动科研与教学资源共享、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激发创新潜力,引导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坚定学术信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拔尖人才。

2.在国家急需专业层面,探索开展本硕博贯通培养,推动各阶段培养方案有机衔接,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中心,以“使命+兴趣能力”为培养路径,鼓励学生探索学术前沿,提供高质量、多频次跨学科学术交流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与创新精神。

3.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加强实践创新训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师资配备、联合培养等方面做好规划并全面落实,推进专业、课程、教材、教法等全要素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六)创新评价机制改革,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成效

1.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找准急需专业定位,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为导向,制定彰显中国特色、达到世界水平的专业建设标准。

2.创新人才培养评价理念,探索长周期评价机制,不断完善评价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国家急需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评价体系,着力提升急需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专业教学状态数据监测,定期开展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性和达成度评价、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


武汉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创新应用型

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

为了加快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积极推进教育部卓越工程人才、卓越法治人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卓越医生系列人才的高质量培养,根据《武汉大学关于新时期加快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制造强国、文化强国、健康中国、法治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为重要抓手,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作与共赢为主要途径,持续深化卓越计划系列相关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建设武汉大学特色、世界一流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政治过硬、基础知识宽厚、创新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养高、具备国际视野、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实战型人才。

二、近五年重点建设任务

1.以培养高质量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建设好卓越计划系列本科专业,建设若干行业产业急需专业,建设50门左右体现行业产业发展和学科前沿的课程。

2.打造专业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完善的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和赛教融合体系,培育8-10个特色校级创新创业中心,打造8-10个示范实践支撑体系,建设50个左右优质实践项目。

3.大力提升与国内外实力雄厚行业企业开展合作育人的能力,培养一批行业意识强、专业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引进一批行业企业师资参与人才培养。

三、具体建设举措

(一)全面加强德才双修的素质能力培养

1.把德育作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首要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加强以职业道德、职业伦理、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职业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攻坚克难的坚强意志、敬业奉献的职业品格,以造福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人生最高理想的价值追求。

2.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现代化建设新任务新要求,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

(二)深入推进与行业产业同轨并进的一流专业建设

1.紧贴行业产业发展脉搏,超前研判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自身特色优势,统筹考虑新专业和专业新要求,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顶层设计。加快卓越计划相关专业与互联网技术、数字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力促改造升级。着眼未来技术与产业发展,更加注重跨界交叉融合,大力推动多学科渗透。积极推进专业认证和评估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强。

2.坚持以强化能力为目标,以行业产业发展驱动课程建设改革。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及时将行业领域、学术前沿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方法更新到教学内容,强化能力达成与课程之间的对应关系。加大课程整合力度,着力建设一批高质量综合性课程和交叉学科课程,力促跨学科跨领域交叉、渗透、融合。

3.推广实施案例式、项目式等研究性教学方法,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加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积极将行业企业优质数字化资源引进、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建立覆盖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辅学多维度智慧学习环境。

(三)深化教学组织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1.面向产业急需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打破传统的基于学科的学院设置,整合优势学科资源,积极规划建设未来技术学院、专业特色学院和工程师学院,建好建强国家网络安全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2.加强跨学科试验班、卓越工程师试验班、涉外人才试验班、智能机器人试验班等试验班建设。进一步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融合,加快推进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

(四)全面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1.加强实践教学统筹、研究与规划。以学校创新创业中心建设项目为牵引,深化科教产教协同,完善实践支撑体系建设,建立覆盖专业认知、行业认知、专业技能提升、岗位胜任力培养等全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

2.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加大实验课程建设力度,提升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比例。深化科教产教融合,严格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与考核。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高质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

3.努力提升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加强教师在本科生创新实践中的主导作用,鼓励教师承担的各级各类研究项目吸收本科生参与,鼓励高水平科研单位设立特色专项选题,组织开展科研训练营,完善科研训练指导体系建设,努力提升本科生创新及自主研究能力。加强竞赛研究与管理,不断提升竞赛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深化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适合本科生的行业研究项目和竞赛项目。充分发挥教师高水平绩效奖励、英诺大学生创新成果奖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师生深入开展创新实践与指导。

4.建好用好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国家级新闻传播融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高质量实践平台,建好大学生工程训练与创新实践中心,为学生提供高质量创新实践指导与培训。

(五)大力培育与行业企业共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着力培养一批心怀家国、拥有扎实学识、专精特色领域的大师,探索“大师引领大师”“大师塑造大师”“大师成就大师”的传帮带机制,打造“大师+”教师队伍建设文化。常态化组织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生产和研发,不断提升教师行业产业敏感度、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深入推进“引企入教”,积极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各环节。

(六)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拓宽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和国际组织合作交流渠道,深化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学分互认、教师互换、学生互派、课程互通等实质性合作,积极创造条件选送师生到国际组织任职实践,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标准与规则、善于维护国家利益、勇于推动全球治理规则变革的国际卓越人才。

(七)深入推进协同机制建设

1.加强科教协同、产教协同、医教协同,稳步推进高层次人才为本科生授课制度,激励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参与指导本科生创新实践,学校公共实践平台、各学院教学实验室、各科研平台、图书馆资源全面向本科生开放。

2.鼓励多学院合作共建专业、课程、实践平台和项目,促进多学科交叉渗透。

3.进一步加强多部门联动,共同谋划、推进与行业企业开展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等合作。

(此件主动公开)